ràng

揖讓


拼音yī ràng
注音一 ㄖㄤˋ

繁體揖讓

揖讓

詞語解釋

揖讓[ yī ràng ]

⒈ ?賓主相見的禮儀。指禮樂文德。禪讓。讓位于賢。

引證解釋

⒈ ?賓主相見的禮儀。

《周禮·秋官·司儀》:“司儀掌九儀之賔客擯相之禮,以詔儀容、辭令、揖讓之節(jié)。”
《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子大叔 見 趙簡子,簡子 問揖讓、周旋之禮焉,對(duì)曰:‘是儀也,非禮也?!?br />漢 劉向 《說苑·君道》:“今王將東面,目指氣使以求臣,則廝役之材至矣;南面聽朝,不失揖讓之禮以求臣,則人臣之材至矣?!?br />晉 葛洪 《抱樸子·審舉》:“燎火及室,不奔走灌注,而揖讓盤旋,吾未見焚之自息也?!?/span>

⒉ ?指禮樂文德。參見“三揖三讓”。

《漢書·禮樂志》:“揖讓而天下治者,禮樂之謂也?!?/span>

⒊ ?禪讓。讓位于賢。

《韓非子·八說》:“古者人寡而相親,物多而輕利易讓,故有揖讓而傳天下者……當(dāng)大爭之世而循揖讓之軌,非圣人之治也?!?br />《南齊書·劉祥傳》:“故揖讓之禮,行乎 堯 舜 之朝,干戈之功,盛於 殷 周 之世?!?br />徐特立 《關(guān)于研究歷史的幾個(gè)重要問題》:“由 堯 舜 揖讓進(jìn)到 禹 傳子,是歷史發(fā)展一個(gè)必然階段?!?/span>

國語辭典

揖讓[ yī ràng ]

⒈ ?作揖謙讓。為古代賓主相見的禮節(jié)。

《周禮·秋官·司儀》:「司儀掌九儀之賓客擯相之禮,以詔儀容、辭令、揖讓之節(jié)?!?/span>

⒉ ?以位讓賢,遜讓。

唐·孔穎達(dá)〈書經(jīng)正義序〉:「勛華揖讓而典謨起,湯武革命而誓誥興。」
《大宋宣和遺事·元集》:「到得他揖讓傳禪時(shí)分,且道:『無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傲虐是好?!凰赐跄窃易雎伟僚暗氖拢俊?/span>

分字解釋


※ "揖讓"的意思解釋、揖讓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