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德


拼音qí dé
注音ㄑ一ˊ ㄉㄜˊ

耆德

詞語解釋

耆德[ qí dé ]

⒈ ?年高德劭、素孚眾望者之稱。

引證解釋

⒈ ?年高德劭、素孚眾望者之稱。

《書·伊訓(xùn)》:“敢有侮圣言,逆忠直,遠耆德,比頑童,時謂亂風(fēng)。”
唐 韓愈 《論孔戣致仕狀》:“憂國忘家,用意深遠,所謂朝之耆德老成人者?!?br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十四:“卿忠言嘉諫,宜時有陳奏,以副朕眷待耆德求治之意?!?br />明 袁宏道 《八識略說敘》:“是故非耆德大宿,登相家之閫閾,鮮有能涉性海之洪瀾,躋智岳於層顛者也。”

國語辭典

耆德[ qí dé ]

⒈ ?年老德高的人。

《書經(jīng)·伊訓(xùn)》:「遠耆德,比頑童。」

分字解釋


※ "耆德"的意思解釋、耆德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