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óng

伏龍


拼音fú lóng
注音ㄈㄨˊ ㄌㄨㄥˊ

繁體伏龍

伏龍

詞語解釋

伏龍[ fú lóng ]

⒈ ?潛伏著的龍。比喻隱居待時的賢者。

⒉ ?指灶神。

⒊ ?陰陽家的禁忌日之一。

引證解釋

⒈ ?潛伏著的龍。比喻隱居待時的賢者。參見“伏龍鳳雛”。

宋 朱熹 《齋居感興》詩之六:“伏龍一奮躍,鳳雛亦飛翔?!?/span>

⒉ ?指灶神。

宋 洪邁 《容齋四筆·伏龍肝》:“伏龍在,不可移作。所謂伏龍者,灶之神也。”

⒊ ?陰陽家的禁忌日之一。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天部二》:“今陰陽家禁忌,可謂極密。一月之中,有月忌、龍禁、楊公忌……咸池、伏龍。”

分字解釋


※ "伏龍"的意思解釋、伏龍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近音詞、同音詞


詞語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