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席


拼音bì xí
注音ㄅ一ˋ ㄒ一ˊ

避席

詞語解釋

避席[ bì xí ]

⒈ ?離開座位說話,以示尊敬:避席再拜。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避廗”。

⒉ ?古人席地而坐,離席起立,以示敬意。

《呂氏春秋·慎大覽》:“武王 避席再拜之,此非貴虜也,貴其言也?!?br />《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於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逡巡避廗曰:‘鄙人固陋,不知忌諱,乃今日見教?!?br />李善 注:“《孝經(jīng)》曰:‘ 曾子 避席?!瘡K與席古字通。”
《漢書·灌夫傳》:“已 嬰 為壽,獨故人避席,餘半膝席。”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珠利耶國》:“於是避席禮謝,深加敬嘆。”
《三國演義》第四回:“允 避席問曰:‘ 孟德 有何高見?’”

⒊ ?指讓席,以示敬意。

《莊子·盜跖》:“謁者復(fù)通, 盜跖 曰:‘使來前!’ 孔子 趨而進,避席反走,再拜 盜跖。”

⒋ ?泛指離席。

唐 薛用弱 《集異記·王渙之》:“忽有梨園伶官十?dāng)?shù)人,登樓會讌。三詩人因避席偎映,擁爐火以觀焉?!?br />清 捧花生 《畫舫馀談》:“觴客未畢,勿避席而起。”

⒌ ?指逃席。

元 楊梓 《豫讓吞炭》第一折:“主人, 讓 聞我主索地, 趙君 避席,主人反欲見伐?!?/span>

⒍ ?猶離職。

宋 洪邁 《夷堅支志乙·永悟侍者》:“悟 曰:‘事既彰露,彼不宜復(fù)留?!烨渤鲈?。未幾, 悟 亦避席,與之姪過 南康?!?/span>

⒎ ?回避,避退。

宋 洪邁 《夷堅志補·鳳翔道上石》:“兩屏相對,列于便殿燕幾,他珍器百種皆避席?!?br />清 李漁 《奈何天·慮婚》:“花面沖場,正生避席,非關(guān)倒置梨園,祇為從來雅尚。”

國語辭典

避席[ bì xí ]

⒈ ?古人席地而坐,為表示對某人尊敬,離坐而起,稱為「避席」。

《戰(zhàn)國策·燕策三》:「太子避席而請曰:『燕秦不兩立,愿先生留意也?!弧?br />《三國演義·第一四回》:「曹操避席曰:『聞名久矣!幸得于此相見?!弧?/span>

分字解釋


※ "避席"的意思解釋、避席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