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ān

班駁


拼音bān bó
注音ㄅㄢ ㄅㄛˊ

繁體班駁

班駁

詞語解釋

班駁[ bān bó ]

⒈ ?同‘斑駁’。

引證解釋

⒈ ?雜色;色彩斑斕。

《楚辭·劉向<九嘆·憂苦>》:“同駑驘與椉駔兮,雜班駮與闒茸。”
王逸 注:“班駮,雜色也。”
《西京雜記》卷一:“﹝山﹞上結(jié)藂條如車葢,葉一青一赤,望之班駮如錦繡。”
《魏書·天象志一》:“十四年二月己巳朔未時,云氣班駁,日十五分蝕一?!?/span>

⒉ ?比喻有文采。

清 盧文弨 《<逸老堂詩話>跋》:“顧其書雖無大過人處,而敘述亦班駁可喜?!?/span>

⒊ ?錯落相間。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棗》:“正月一日日出時反斧班駮椎之,名曰嫁棗。”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養(yǎng)牛馬驢騾》:“然柏瀝、芥子,并是躁藥;其徧體患疥者,宜歷落班駮,以漸涂之?!?/span>

⒋ ?模糊,不清楚。

宋 陳武 《高帝封建論》:“大抵創(chuàng)業(yè)之君,這些規(guī)模,人不得盡識,所以其治,班駮而不可考。”

國語辭典

班駁[ bān bó ]

⒈ ?色彩相雜不純的樣子。也作「斑駁」。

⒉ ?責備。

《通俗常言疏證·言語·班駁》引《合縱記劇》:「今日到斑駁我小子起來?!?/span>

分字解釋


※ "班駁"的意思解釋、班駁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