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shǐ

支使


拼音zhī shǐ
注音ㄓ ㄕˇ
詞性動詞

支使

詞語解釋

支使[ zhī shǐ ]

⒈ ?差遣;指使。

支使人。

order about;

⒉ ?使人到別處去。

把他們支使走。

send away;

引證解釋

⒈ ?指使;調(diào)遣;命令人做事。

元 無名氏 《貨郎旦》第一折:“你蹅踏的我忒太過,這小娘子欺負(fù)得我沒奈何;支使的大媳婦都隨順,偏不著小渾家先拜我?!?br />《紅樓夢》第二一回:“只是你從今別進(jìn)這屋子了,橫豎有人伏侍你,再別來支使我,我仍然還伏侍老太太去?!?br />茅盾 《子夜》十七:“吳蓀甫 乘機(jī)會把姑奶奶支使開,就拉住了 杜竹齋,進(jìn)行他的‘攻守同盟’的外交談判?!?br />楊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八章:“黑妮 七歲上就給一個小商人家里做童養(yǎng)媳。婆家拿她當(dāng)牛馬支使,還不斷挨打受罵?!?/span>

⒉ ?捉弄;逗引。

《紅樓夢》第一〇七回:“那知我福氣薄,叫神鬼支使的失魂落魄?!?br />《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但覺洞房中歡聲滿耳,喜氣揚眉,莫講把 何玉鳳 支使得眼花繚亂,連 張金鳳 在 淮安 過門時正值那有事之秋,也不似者番熱鬧?!?br />老舍 《犧牲》:“秋光把人與蝶都支使得不知怎樣了?!?/span>

⒊ ?支付使用。

宋 蘇舜欽 《上集賢文相書》:“此錢本由斥賣棄物,兩曾奏聞本院,自來支使,不係諸處帳籍?!?br />《元典章·戶部二·為祇應(yīng)鈔事》:“各該祇應(yīng)鈔數(shù),須令每月具報。元收已支,備細(xì)名項,并見在數(shù)目,隨時照勘。若有支使不應(yīng),即勒當(dāng)該之人賠償?!?/span>

⒋ ?官名。 唐 時節(jié)度使、觀察使的屬官。他官亦可設(shè)置。 宋 沿其制,位在判官之下,推官之上,小郡由推官兼,不另置。職掌略同掌書記。參閱《通典·職官七》、《新唐書·百官志四下》、《宋史·職官志七》及《選舉志四》。

國語辭典

支使[ zhī shi ]

⒈ ?差遣使喚。

《紅樓夢·第二一回》:「橫豎有人伏侍你,再別來支使我,我仍舊還伏侍老太太去?!?br />《兒女英雄傳·第四〇回》:「再看了看左右無人,只得兩個小丫頭子,他把那兩個小丫頭子也支使開?!?/span>

英語to order (sb)? around, to send on an errand, to order away

德語wegschicken (V)?

法語commander, envoyer, ordonner

分字解釋


※ "支使"的意思解釋、支使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