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i

蔽塞


拼音bì sāi
注音ㄅ一ˋ ㄙㄞ

蔽塞

詞語解釋

蔽塞[ bì sāi ]

⒈ ?壅塞;堵塞。閉塞;不開通。缺陷;不足。

引證解釋

⒈ ?壅塞;堵塞。

《管子·禁藏》:“遺以竽瑟美人,以塞其內;遺以諂臣文馬,以蔽其外。內外蔽塞,可以成敗。”
唐 馮贄 《云仙雜記·龍巢翻》:“夷陵江 或浮大木,蔽塞水面,土人謂之‘龍巢翻’。”
宋 王禹偁 《送畢從事東魯赴任序》:“上有 定 哀 不道,下有 季 孟 專權,隳淪素風,蔽塞鴻業(yè)?!?br />清 薛福成 《寧波府學記》:“楊氏 為我, 墨氏 兼愛……而 孟子 充其究竟,斥為無父無君,惟恐其蔽塞圣道,不得不出全力以排之?!?/span>

⒉ ?閉塞;不開通。

蔣光慈 《田野的風》三一:“在這鄉(xiāng)間是很蔽塞的,我居然冒著不韙來找你,這不是使你很奇怪的事情嗎?”

國語辭典

蔽塞[ bì sè ]

⒈ ?耳目、思想被蒙蔽而不開通。

《宋史·卷三一九·劉敞傳》:「因勸帝收攬威權,無使聰明蔽塞,以消災咎。」

分字解釋


※ "蔽塞"的意思解釋、蔽塞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