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ái

白馬


拼音bái mǎ
注音ㄅㄞˊ ㄇㄚˇ

繁體白馬

白馬

詞語解釋

白馬[ bái mǎ ]

⒈ ?白色的馬。

⒉ ?古代用白馬為盟誓或祭祀的犧牲。

⒊ ?古代以乘白馬表示有兇事。

⒋ ?見“白馬氐”。

⒌ ?古津渡名。在今河南省滑縣北。

⒍ ?古縣名。春秋衛(wèi)國(guó)曹(一作“漕”)邑。故治在今河南省滑縣東。

⒎ ?古驛名。唐末朱全忠殺裴樞等三十余人于此,并用李振言,沉其尸于黃河,驛由此著名。

⒏ ?復(fù)姓。見《通志·氏族四》。

引證解釋

⒈ ?白色的馬。 《左傳·定公十年》:“公子地 有白馬四。公嬖 向魋。

魋 欲之?!?br />三國(guó) 魏 曹植 《白馬篇》:“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
明 高濂 《玉簪記·鬧會(huì)》:“分經(jīng)來白馬,洗鉢起黃龍?!?br />方然 《白色花·報(bào)信者》:“我底白馬喲!大風(fēng)來了,別讓細(xì)砂與你長(zhǎng)長(zhǎng)的鬃毛蒙住你底眼睛?!?/span>

⒉ ?古代用白馬為盟誓或祭祀的犧牲。

《史記·呂太后本紀(jì)》:“高帝 刑白馬盟曰:‘非 劉氏 而王,天下共擊之!’”
漢 趙曄 《吳越春秋·越王無余外傳》:“禹 乃東巡,登 衡岳,血白馬以祭?!?br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祝盟》:“騂毛白馬,珠盤玉敦,陳辭乎方明之下,祝告於神明者也。”

⒊ ?古代以乘白馬表示有兇事。參見“白馬素車”。

唐 陳子昂 《祭孫府君文》:“白馬故人,青鳥送往?!?br />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三一:“白馬 華山君,相逢 平原里?!?/span>

⒋ ?見“白馬氐”。

⒌ ?古津渡名。在今 河南省 滑縣 北。

《戰(zhàn)國(guó)策·趙策二》:“今 秦 以大王之力,西舉 巴蜀,併 漢中,東收兩 周 而西遷九鼎,守 白馬 之津?!?br />《韓非子·初見秦》:“決 白馬 之口以沃 魏氏,是一舉而 三晉 亡,從者敗也。”

⒍ ?古縣名。 春秋 衛(wèi)國(guó) 曹 (一作“漕”) 邑。故治在今 河南省 滑縣 東。

《三國(guó)志·魏志·武帝紀(jì)》:“二月, 紹(袁紹 )遣 郭圖、淳于瓊、顏良 攻 東郡 太守 劉延 于 白馬?!?/span>

⒎ ?古驛名。 唐 末 朱全忠 殺 裴樞 等三十余人于此,并用 李振 言,沉其尸于 黃河,驛由此著名。參見“白馬清流”。

清 鈕琇 《觚賸·虎丘題詩(shī)》:“虞山 錢宗伯(錢謙益 )以譴歸,有題詩(shī) 虎丘 刺之者曰:‘……昔去尚寬沉 白馬,今來應(yīng)悔賣 盧龍?!?/span>

⒏ ?復(fù)姓。見《通志·氏族四》。

國(guó)語辭典

白馬[ bái mǎ ]

⒈ ?白色的馬。

唐·白居易〈井底引銀瓶〉詩(shī):「君騎白馬傍垂陽(yáng),墻頭馬上遙相顧?!?/span>

⒉ ?古代祭祀時(shí)所用的歌曲。

唐·白行簡(jiǎn)《李娃傳》:「于是奮髯揚(yáng)眉,扼腕頓顙而登,乃歌白馬之詞?!?/span>

分字解釋


※ "白馬"的意思解釋、白馬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