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ǒlóng

火龍


拼音huǒ lóng
注音ㄏㄨㄛˇ ㄌㄨㄥˊ

繁體火龍
詞性名詞

火龍

詞語解釋

火龍[ huǒ lóng ]

⒈ ?燈火一個接一個連成龍一般。

fiery dragon—a procession of lanterns or torches;

⒉ ?指爐灶和煙囪之間的傾斜通道。

an air channel from a brick kitchen stove to a chimney;

火龍[ huǒ lóng ]

⒈ ?〈方〉

spider;

⒉ ?棉紅蜘蛛。

⒊ ?麥蜘蛛。

引證解釋

⒈ ?火形和龍形的圖案。多用于帝王服飾。

《左傳·桓公二年》:“火龍黼黻,昭其文也。”
杜預(yù) 注:“火,畫火也;龍,畫龍也?!?/span>

⒉ ?傳說中渾身帶火的神龍。

唐 王轂 《苦熱行》:“祝融 南來鞭火龍,火旗焰焰燒天紅。”
宋 梅堯臣 《次韻和馬都官苦熱》:“火龍將焚鬣,陽烏多渴心?!?br />《清史稿·災(zāi)異志四》:“﹝ 康熙 ﹞五十七年八月初一, 鐘祥 火災(zāi),先是有童謡云:‘八月初一火龍過’,至是果應(yīng)?!?/span>

⒊ ?形容綿延不絕或連成一串的燈火。

唐玄宗 《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詩:“火龍明鳥道,鐵騎繞羊腸。”
宋 陸游 《丁酉上元》詩之一:“月離云海飛金鏡,燈射冰簾掣火龍。”

⒋ ?形容延燒的烈火。

宋 梅堯臣 《送黃殿丞通判潤州》詩:“前年 江州 飛火龍,樓殿化盡山將鎔?!?/span>

⒌ ?指龍燈。

清 李慈銘 《越中燈詞》:“月下新妝齊出看,前村報舞火龍來。”

⒍ ?喻火車。

郭沫若 《頌武漢》詩:“火龍駛過 龜蛇 舞,鐵鳥飛臨風鶴回。”

⒎ ?方言。爐灶接連煙囪的通煙孔道。

⒏ ?棉紅蜘蛛和麥蜘蛛的別名。

國語辭典

火龍[ huǒ lóng ]

⒈ ?火形和龍形的圖案,多用于古代帝王的服飾。

《左傳·桓公二年》:「火龍黼黻,昭其文也。」
晉·杜預(yù)·注:「火,畫火也;龍,畫龍也?!?/span>

⒉ ?神話傳說中口中噴火的神龍。

唐·王轂〈苦熱行〉:「祝融南來鞭火龍,火旗焰焰燒天紅?!?/span>

⒊ ?形容連綿不絕的燈火。

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詩:「火龍明鳥道,鐵騎繞羊腸?!?/span>

⒋ ?形容燃燒的烈火。

宋·梅堯臣〈送黃殿丞通判潤州〉詩:「前年江州飛火龍,樓殿化盡山將镕。」

分字解釋


※ "火龍"的意思解釋、火龍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近音詞、同音詞


詞語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