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漢語詞典馬齒莧馬齒莧的意思
chǐxiàn

馬齒莧


拼音mǎ chǐ xiàn
注音ㄇㄚˇ ㄔˇ ㄒ一ㄢˋ

繁體馬齒莧
詞性名詞

馬齒莧

詞語解釋

馬齒莧[ mǎ chǐ xiàn ]

⒈ ?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有倒卵形多汁液的肥葉,遍生于東西兩半球,在某些地區(qū)是一種討厭的野草,可當(dāng)蔬菜和涼拌菜食用。

purslane;

引證解釋

⒈ ?一年生肉質(zhì)草本。莖多分枝,常伏臥地面,圓柱形,帶紫紅色。葉互生或接近對(duì)生,倒卵形,肥厚多汁?;ǖS色,生于枝端。全草入藥,有清熱、解毒、止泄的功用。又稱醬板草。

《朱子語類》卷七二:“莧、陸是兩物。莧者馬齒莧,陸者章陸,一名商陸,皆感陰氣多之物?!?/span>

國語辭典

馬齒莧[ mǎ chǐ xiàn ]

⒈ ?植物名。馬齒莧科馬齒莧屬,一年生草本。莖下部匍匐,平臥地面。葉小,長方形或匙形,倒卵形,上面深綠,下面較淡,邊有薄翅?;ù厣敹?,黃色,卵形,頂端長而尖細(xì)。蒴果橫裂,種子多數(shù),黑色,扁圓。

分字解釋


※ "馬齒莧"的意思解釋、馬齒莧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