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經(jīng)
![十二經(jīng)](/d/file/titlepic/cidian7705.png)
詞語解釋
十二經(jīng)[ shí èr jīng ]
⒈ ?指《春秋》。因其記載春秋魯國十二公的史事,故稱。一說,指六經(jīng),六緯,或《易》上、下經(jīng)加十翼。
⒉ ?指儒家的十二部經(jīng)書。唐文宗時在國子學(xué)立石,刻《易》、《詩》、《書》、《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谷梁傳》、《論語》、《孝經(jīng)》、《爾雅》十二經(jīng)。參閱清成瓘《箬園日札》卷五。
⒊ ?即十二經(jīng)脈。
引證解釋
⒈ ?指《春秋》。因其記載 春秋 魯國 十二公的史事,故稱。一說,指六經(jīng),六緯,或《易》上、下經(jīng)加十翼。按:陸 引前二說,恐非。因先 秦 無緯書;《易》之十翼成書于 漢 代。
引《莊子·天道》:“孔子 西藏書於 周 室……往見 老耼,而 老耼 不許,於是繙?zhǔn)?jīng)以説?!?br />陸德明 釋文:“説者云:《詩》、《書》、《禮》、《樂》、《易》、《春秋》之經(jīng),又加六緯合為十二經(jīng)也。一説云:《易》上、下經(jīng)并十翼為十二。又一云:《春秋》十二公經(jīng)也。”
⒉ ?指儒家的十二部經(jīng)書。 唐文宗 時在國子學(xué)立石,刻《易》、《詩》、《書》、《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孝經(jīng)》、《爾雅》十二經(jīng)。參閱 清 成瓘 《篛園日札》卷五。
⒊ ?即十二經(jīng)脈。
引《素問·診要經(jīng)終論》:“此十二經(jīng)之所敗也?!?br />王冰 注:“手三陰三陽,足三陰三陽,則十二經(jīng)也?!?br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一撥見病之應(yīng),因五藏之輸” 唐 張守節(jié) 正義:“《八十一難》云:‘肺之原出於太淵,心之原出於太陵……大腸之原出於合谷,小腸之原出於腕骨。十二經(jīng)皆以輸為原也。’”
國語辭典
十二經(jīng)[ shí èr jīng ]
⒈ ?春秋的別名。參見「春秋」條。
⒉ ?六經(jīng)和六緯的合稱。
⒊ ?易上下經(jīng)及十翼的合稱。
⒋ ?儒家的十二部經(jīng)書。唐文宗開成年間在國子學(xué)立石,刻《易經(jīng)》、《詩經(jīng)》、《書經(jīng)》、《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谷梁傳》、《論語》、《孝經(jīng)》、《爾雅》為十二經(jīng)。
分字解釋
※ "十二經(jīng)"的意思解釋、十二經(jīng)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詞語組詞
相關(guān)詞語
- yī xīn wú èr一心無二
- yī běn zhèng jīng一本正經(jīng)
- yì jīng義經(jīng)
- èr shī二師
- èr mǎ二馬
- èr bān二班
- èr bǎi èr二百二
- èr bǎi wǔ二百五
- èr sān二三
- èr dīng二丁
- èr fēi二妃
- èr fú二伏
- èr shì二世
- yāo èr幺二
- shí èr zǐ十二子
- shí èr zǐ十二子
- èr zhōng二中
- èr chuán二傳
- shí èr十二
- shí èr十二
- zài èr再二
- tiào èr shén跳二神
- yī fēn wéi èr一分為二
- sū èr蘇二
- shí èr shǔ十二屬
- shí èr shǔ十二屬
- èr dài二代
- shí èr céng十二層
- shí èr céng十二層
- shí fēn十分
- shí èr gōng十二宮
- shí èr gōng十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