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shǐ

十七史


拼音shí qī shǐ
注音ㄕˊ ㄑ一 ㄕˇ

十七史

詞語(yǔ)解釋

十七史[ shí qī shǐ ]

⒈ ?《舊唐書(shū)·經(jīng)籍志》乙部正史類有《史記》、《漢書(shū)》、《后漢書(shū)》、《三國(guó)志》、《晉書(shū)》、《宋書(shū)》、《南齊書(shū)》、《梁書(shū)》、《陳書(shū)》、《后魏書(shū)》、《北齊書(shū)》、《周書(shū)》、《隋書(shū)》,共十三史。

引證解釋

⒈ ?《舊唐書(shū)·經(jīng)籍志》乙部正史類有《史記》、《漢書(shū)》、《后漢書(shū)》、《三國(guó)志》、《晉書(shū)》、《宋書(shū)》、《南齊書(shū)》、《梁書(shū)》、《陳書(shū)》、《后魏書(shū)》、《北齊書(shū)》、《周書(shū)》、《隋書(shū)》,共十三史。 宋 人加《南史》、《北史》、《新唐書(shū)》、《新五代史》,遂有“十七史”之稱。參閱《宋史·藝文志二》、 清 王鳴盛 《十七史商榷》卷九九。

分字解釋


※ "十七史"的意思解釋、十七史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漢語(yǔ)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