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wéi

十圍


拼音shí wéi
注音ㄕˊ ㄨㄟˊ

繁體十圍

十圍

詞語(yǔ)解釋

十圍[ shí wéi ]

⒈ ?亦作“十韋”。形容粗大。謂兵力十倍于敵,則可圍之。參見(jiàn)“十圍五攻”。

引證解釋

⒈ ?亦作“十韋”。形容粗大。按,圍的長(zhǎng)度,有一抱或徑尺為圍及一圍等于三寸、五寸等說(shuō)。

《文選·枚乘<上書(shū)諫吳王>》:“夫十圍之木,始生而蘗,足可搔而絶,手可擢而拔。”
張銑 注:“十圍,言大也?!?br />《漢書(shū)·成帝紀(jì)》:“是日大風(fēng),拔 甘泉 畤中大木十韋以上?!?br />顏師古 注:“韋與圍同?!?br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shuō)新語(yǔ)·容止》:“庾子嵩 長(zhǎng)不滿七尺,腰帶十圍。”
宋 路振 《九國(guó)志·吳志·張訓(xùn)》:“身長(zhǎng)八尺餘,腰帶十圍?!?br />清 金農(nóng) 《秋雨坐槐樹(shù)下書(shū)懷》詩(shī):“階前老槐十圍大,碧羅張繖高厭厭。”

⒉ ?謂兵力十倍于敵,則可圍之。參見(jiàn)“十圍五攻”。

分字解釋


※ "十圍"的意思解釋、十圍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漢語(yǔ)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