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
![天可汗](/d/file/titlepic/cidian41869.png)
詞語解釋
天可汗[ tiān kè hán ]
⒈ ?唐代西北各族君長(zhǎng)對(duì)唐太宗的尊稱。我國古代西北各族君長(zhǎng)稱可汗,為對(duì)太宗表示擁戴。故尊之為“天可汗”。唐王朝給西北各族君長(zhǎng)的璽書對(duì)太宗亦沿用此稱。唐柳宗元《唐鐃歌鼓吹曲·高昌》:“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趨。咸稱天子神,往古不得俱。獻(xiàn)號(hào)天可汗,以覆我國都?!彼瓮蹁摺短茣?huì)要·雜錄》:“貞觀四年,諸蕃君長(zhǎng)詣闕,請(qǐng)?zhí)跒樘炜珊埂D讼轮?,令后璽書賜西域北荒之君長(zhǎng),皆稱皇帝天可汗?!焙笠酁槲鞅备髯鍖?duì)中國皇帝的尊稱。
引證解釋
⒈ ?唐 代西北各族君長(zhǎng)對(duì) 唐太宗 的尊稱。我國古代西北各族君長(zhǎng)稱可汗,為對(duì) 太宗 表示擁戴。故尊之為“天可汗”。 唐 王朝給西北各族君長(zhǎng)的璽書對(duì) 太宗 亦沿用此稱。
引唐 柳宗元 《唐鐃歌鼓吹曲·高昌》:“文皇 南面坐,夷狄千羣趨。咸稱天子神,往古不得俱。獻(xiàn)號(hào) 天可汗,以覆我國都?!?br />宋 王溥 《唐會(huì)要·雜錄》:“貞觀 四年,諸蕃君長(zhǎng)詣闕,請(qǐng) 太宗 為 天可汗。乃下制,令后璽書賜西域北荒之君長(zhǎng),皆稱皇帝 天可汗?!?br />后亦為西北各族對(duì)中國皇帝的尊稱。 《新唐書·郭子儀傳》:“﹝ 口紇 ﹞驚曰:‘ 令公 存乎? 懷恩 言天可汗棄天下, 令公 即世,中國無主,故我從以來。公今存,天可汗存乎?’”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都爾伯特》:“策凌 卒時(shí),諄諄告其長(zhǎng)史曰:‘天可汗之恩,萬世不可負(fù)也。’”
國語辭典
天可汗[ tiān kè hán ]
⒈ ?中世紀(jì)時(shí)中國西北邊疆民族對(duì)唐太宗所稱的尊號(hào)。
引《新唐書·卷二·太宗本紀(jì)》:「四月戊戌,西北君長(zhǎng)請(qǐng)上號(hào)為天可汗?!?/span>
分字解釋
※ "天可汗"的意思解釋、天可汗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guān)詞語
- kě yào可要
- yī tiān一天
- gǎi tiān改天
- tiān mǎ天馬
- tiān xià天下
- yǒu jī kě chéng有機(jī)可乘
- tiān zhèng jié天正節(jié)
- shì kě適可
- tiān tǐ天體
- tiān shǐ天使
- wú fǎ wú tiān無法無天
- tiān fāng guó天方國
- dōng tiān冬天
- xià tiān夏天
- wú kě nài hé無可奈何
- tiān wài yǒu tiān天外有天
- bù kě bì miǎn不可避免
- tiān mìng天命
- tiān kōng天空
- kě pà可怕
- kě lián可憐
- kě kě dòu可可豆
- tiān shēng天生
- tiān é天鵝
- tiān nián天年
- tiān gān天干
- tiān píng天平
- kě yǐ可以
- bì bù kě shǎo必不可少
- sè tiān色天
- rèn kě認(rèn)可
- tiān rán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