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漢語詞典皖南事變皖南事變的意思
wǎnnánshìbiàn

皖南事變


拼音wǎn nán shì biàn
注音ㄨㄢˇ ㄋㄢˊ ㄕˋ ㄅ一ㄢˋ

繁體皖南事變

皖南事變

詞語解釋

皖南事變(皖南事變)[ wǎn nán shì biàn ]

⒈ ?1940年10月19日,蔣介石強令黃河以南堅持抗戰(zhàn)的八路軍、新四軍在一個月內撤到黃河以北。中國共產黨為維護抗日大局,同意將安徽南部的新四軍調到江北。1941年1月4日,新四軍軍部及所屬皖南部隊九千余人,移師北上。6日,當部隊行至涇縣茂林地區(qū),遭國民黨軍八萬余人的伏擊。雙方兵力懸殊,新四軍血戰(zhàn)七晝夜,終因彈盡糧絕,除少部分突圍外,大部被俘、失散或犧牲。軍長葉挺被扣押,副軍長項英遇難。接著蔣介石宣布:取消新四軍番號。這就是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事變發(fā)生后,中國共產黨揭露了國民黨勾結日偽實行聯(lián)合“剿共”的陰謀,反擊了國民黨的反共活動,任命陳毅為新四軍代軍長,張云逸為副軍長,劉少奇為政委,重整并擴大了新四軍。

分字解釋


※ "皖南事變"的意思解釋、皖南事變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