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nghuá

中華


拼音zhōng huá
注音ㄓㄨㄥ ㄏㄨㄚˊ

繁體中華
詞性名詞

中華

詞語解釋

中華[ zhōng huá ]

⒈ ?古代華夏族多建都于黃河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稱之為中華,是漢族最初興起的地方,后各朝疆土漸廣,凡所統(tǒng)轄,皆稱中華,后也借指中國。

振興中華。

China;

⒉ ?指中原。

⒊ ?古時對華夏族、漢族的稱謂。

引證解釋

⒈ ?古代華夏族多建都于 黃河 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稱之為 中華。后各朝疆土漸廣,凡所統(tǒng)轄,皆稱中華,亦稱 中國。

晉 桓溫 《請還都洛陽疏》:“自強 胡 陵暴,中華蕩覆,狼狽失據(jù)?!?br />《敦煌曲子詞·獻忠心》:“見中華好,與 舜 日同,垂衣理,菊花濃?!?br />梁啟超 《愛國歌》之一:“泱泱哉,我 中華,最大洲中最大國?!?/span>

⒉ ?指中原。

宋 張淏 《云谷雜記·侍郎徐公帖》:“樅陽 張監(jiān)鎮(zhèn),其先中華人,自其祖寓 武義,邦憲 與之鄰居有年矣?!?br />明 何景明 《彭生行》:“王 嚴 楊 馬 各挺出,異才豈必生中華?!?/span>

⒊ ?古時對華夏族、漢族的稱謂。

《北齊書·高昂傳》:“于時, 鮮 卑 共輕中華朝士,唯憚服于 昂?!?br />明 黃溥 《閑中今古錄摘抄》:“且如胡 元 只任胡族為正官,中華人官佐二?!?/span>

國語辭典

中華[ zhōng huá ]

⒈ ?中華民國的簡稱。參見「中華民國」條。

⒉ ?古代漢族最初多建都于河南省及其附近區(qū)域,以其位居四方之中,文化美盛,故稱其 地為「中華」。后各朝疆土漸廣,凡所轄地,皆稱為「中華」。

晉·桓溫〈請還都洛陽疏〉:「彊胡陵暴,中華蕩復(fù),狼狽失據(jù)?!?br />《北齊書·卷二一·高干傳》:「于時,鮮卑共輕中華朝士,唯憚服于昂。」

分字解釋


※ "中華"的意思解釋、中華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