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人 > 汪淑娟 > 汪淑娟代表作品

汪淑娟的詩詞

本頁收錄汪淑娟的古詩/代表作品根據(jù)時間排序,通過這些汪淑娟古詩詞的介紹可以了解名家汪淑娟的詩風。如果您也有喜歡的汪淑娟代表作品、或喜歡的汪淑娟的古詩詞,歡迎分享。

十六字令

清代汪淑娟

休。第一枝香便斷頭。愁郎見,不敢理熏篝。

金縷曲

清代汪淑娟

無計堪憐汝。只躊躇、秋來瘦得,腰圍如許。君本多愁多病者,那禁這般情緒。

又幾日、眠餐無主。疊了羅衾全不寐,聽瀟瀟、如此西窗雨。

夢江口 題自繪落花蝴蝶箑子

清代汪淑娟

雙蝴蝶,畫里見些些。好夢作成三個月,癡情鬧了一生花。

風怎肯饒它。

綺羅香

清代汪淑娟

落雁驚寒,歸鴉噪晚,幾日霜風吹急。直恁匆匆,作老一番秋色。

強支吾、剩翠零膏,禁不住、凄陽慘月。聽寒螀、咽斷空階,舊愁句起亂如織。

玉瓏璁 病

清代汪淑娟

紅羅軟。汗香浣。半松云髻瑤釵顫。愁相守。恨相守。

腰肢半怯,龐兒非舊。瘦。瘦。瘦。

憶舊游

清代汪淑娟

恁水涵愁影,煙鎖愁容,山掩愁妝。更聽聲聲櫓,作聲聲欸乃,折盡愁腸。

今春花事消歇,歸路忒微茫。有點點饑鴉,行行疏柳,淡淡斜陽。

賣花聲 其一 韻仙別三月,以客中所制賣花聲詞郵寄,淚影離聲,恍惚紙上,因用原韻倚聲,以報來雁

清代汪淑娟

春信又今年。柳絮飛綿。去年曾記晚鶯天。替檢青梅頭上戴,鏡里移肩。

別后感瑤箋。心地誰憐。紅羅斗帳薄如煙。夜夜為伊長夢見,風雨河邊。

賣花聲 其二 韻仙別三月,以客中所制賣花聲詞郵寄,淚影離聲,恍惚紙上,因用原韻倚聲,以報來雁

清代汪淑娟

消息問而今。愁絕瑤琴。知君異地也難禁。千萬花開三四月,休去登臨。

應是動鄉(xiāng)心。燈暈昏沉。和衣睡醒驀兜衾。不信凄惶儂一個,影也難尋。

月上海棠 紅緘初就,青禽未來,重剔殘燈,為填此闋

清代汪淑娟

搓酥滴粉尋幽韻。正移窗、月落曙光近??宛^今宵,夢魂兒、可曾安穩(wěn)。

相思意、寫到如何便準。

愁倚欄令 春日懷韻仙燕臺

清代汪淑娟

闌干外,雨如絲。悄憑時。擱著一汪兒淚,沒人知。怪底幾天愁重,懨懨壓損腰肢。

原是當胸綿卻月,叫相思。

賣花聲 離筵未終,東方既白,重拈此解,以代贈言

清代汪淑娟

繡帳病纏綿。悶極今年。卷簾日日望秋天。望到木樨花放了,望著歸鞭。

燈火已闌珊。無可相憐。囑君今夜莫開船。只怕夜深儂有夢,尋向君邊。

夢江口

清代汪淑娟

儂命薄,悔不作飛花。一路春風無管束,替兒夫婿送行車。

影也不離它。

賣花聲 寄韻仙

清代汪淑娟

獨自展鴛衾。情思昏沉。芭蕉滴雨好難禁。便是當時心也碎,何況如今。

坐起費搜尋。調(diào)弄徽音。七弦原是一條心。千萬休將心冷了,叮囑瑤琴。

琴調(diào)相思引 送韻仙主人赴南宮試

清代汪淑娟

銀燭深宵酒一樽。教人無可再銷魂。心情撩亂,相對掩啼痕。

便是離愁難撇卻,也須珍重兩三分。紅箋消息,早報畫樓人。

蝶戀花

清代汪淑娟

蝴蝶天天花底住?;ㄖx今番,蝶也應該去。抵死春風強作主。

又吹伊人簾深處。

青玉案 送春

清代汪淑娟

小桃忍受黃鶯罵。便幾日、懨懨謝。雪樣荼蘼開滿架。

芳情灰冷,淚痕珠瀉。忙了鴛鴦帕。

南鄉(xiāng)子

清代汪淑娟

獨自理琴弦。睡起慵梳髻半偏。新樣初三眉子月,娟娟。

盼到如今漸漸圓。

風蝶令 前題

清代汪淑娟

帳額因風蹙,簾衣帶雨抬。落花幾日點蒼苔??迒栵L姨何事、苦相催。

淚冷銷紅粉,愁深怨紫釵。斟杯滿酒滴空階。低祝春光此去、勿重來。

賣花聲

清代汪淑娟

古月出彎彎。繡澀苔瘢。定情消受美人難。如此相貽原抵得,約指連環(huán)。

檢盝替伊安。更剪羅紈。中央四角蝠云蟠。仿作盤中詩樣子,畫與伊看。

相思兒令

清代汪淑娟

挽就松松髻子,畫閣晚妝初。自向小闌延佇,花影半身扶。

明月才上銀鋪。悄無言、低拜黃姑。新涼不耐衣單,天風催動羅襦。

洞仙歌 荷包牡丹

清代汪淑娟

猩紅一捻,有粉痕飄蕩。疑出纖纖美人掌。怕飛來、蝴蝶盡是金錢,是昨夜、妃子筵前親賞。

這般真錦地,可惜天公,不把苔紋繡添上。要向畫奩尋、比與郎看。

眼兒媚 秋海棠

清代汪淑娟

幾天風雨掩屏紗。人也懶如花。除非蝴蝶,小山背后,還去尋它。

摘來細問風前看,淚點沒些些。斷腸是你,傷心是我,一樣生涯。

相見歡 柬雯卿妹

清代汪淑娟

這番上了香車。抵天涯。侍奉北堂歡笑、要君家。

從別后。肥與瘦。不多差。只是評花妝閣、又閑些。

虞美人 再柬雯卿

清代汪淑娟

秋千影落閑庭院。明月移花轉(zhuǎn)。幾天不掛玉簾鉤。難道春來總是、不梳頭。

綠窗還是攤書好。何苦尋煩惱。自家去驗小腰肢。卻比垂楊肥了、那絲絲。

沁園春 題石頭記

清代汪淑娟

何處紅樓,幾日西風,嬌顏悴零?;谳p輕羅帕,打伊呆雁,些些詩句,教熟籠鸚。

不及芙蓉,兒女墳上,猶受怡紅一哭情。堪傷處,是絳珠有淚,頑石無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