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易順鼎的詩 > 沁園春 申浦聞歌,贈花桂卿校書

沁園春 申浦聞歌,贈花桂卿校書

[清代]:易順鼎

杜牧傷春,白傅悲秋,銷魂黯然。正吳橋廿四,玉簫明月,蜀弦五十,錦瑟華年。

金屋藏花,銀瓶記豆,私語友人偎鳳肩。凝情處,向紅樓剪燭,翠港移船。

歌云不墮尊邊。漫一碧迢迢鎖恨天。甚愁評雁訴,箏心太熱,夢和鸞杳,鈿約先寒。

曇首三生,華鬘半劫,話到飄零都可憐。璇宮冷,怕霓裳舞破,空記游仙。

易順鼎簡介

唐代·易順鼎的簡介

易順鼎

易順鼎(1858~1920)清末官員、詩人,寒廬七子之一。字實甫、實父、中碩,號懺綺齋、眉伽,晚號哭庵、一廣居士等,龍陽(今湖南漢壽)人,易佩紳之子。光緒元年舉人。曾被張之洞聘主兩湖書院經(jīng)史講席。馬關(guān)條約簽訂后,上書請罷和義。曾兩去臺灣,幫助劉永福抗戰(zhàn)。庚子事變時,督江楚轉(zhuǎn)運,此后在廣西。云南、廣東等地任道臺。辛亥革命后去北京,與袁世凱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凱稱帝后,任印鑄局長。帝制失敗后,縱情于歌樓妓館。工詩,講究屬對工巧,用意新穎,與樊增祥并稱“樊易”,著有《琴志樓編年詩集》等。

...〔 ? 易順鼎的詩(381篇)

猜你喜歡

歲除次礎(chǔ)兄韻四首 其三

清代陳恭尹

與君違世尚,勿復(fù)嘆蹉跎。把釣徒緣木,逢山每樹荷。

秋冬元肅殺,虞夏幾謳歌。倘值吾□子,從公亦荷戈。

憶遠(yuǎn)曲

唐代張籍

水上山沉沉,征途復(fù)繞林。途荒人行少,馬跡猶可尋。
雪中獨立樹,海口失侶禽。離憂如長線,千里縈我心。

端午詞·內(nèi)廷

宋代晏殊

披風(fēng)別殿地?zé)o塵,辟惡靈符自有神。

九子粽香仙醴熟,共瞻宸極祝千春。

過鄖鄉(xiāng)寒食日

宋代張嵲

蒼茫云樹渺相迎,山縣燒余祗故城。

雞犬不聞仍禁火,經(jīng)過轉(zhuǎn)見亂離情。

牡丹百詠 其十

明代張淮

紅玉肌容艷有神,九天飛下一仙真。垂頭雨后猶傾國,點額風(fēng)前欲喚人。

龍腦薰成香世界,蝶翎逗落錦埃塵。春光得我方能麗,笑殺凡花號麗春。

秋夜望月 其一

兩漢佚名

皎皎山頭月欲低,月厭羈愁睡轉(zhuǎn)迷。忽覺淚流痕尚在,不知夢里向誰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