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杜甫的詩 >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

[唐代]:杜甫

威弧不能弦,自爾無寧歲。川谷血橫流,豺狼沸相噬。

天子從北來,長驅(qū)振凋敝。頓兵岐梁下,卻跨沙漠裔。

二京陷未收,四極我得制。蕭索漢水清,緬通淮湖稅。

使者紛星散,王綱尚旒綴。南伯從事賢,君行立談際。

生知七曜歷,手畫三軍勢。冰雪凈聰明,雷霆走精銳。

幕府輟諫官,朝廷無此例。至尊方旰食,仗爾布嘉惠。

補(bǔ)闕暮征入,柱史晨征憩。正當(dāng)艱難時,實(shí)藉長久計(jì)。

回風(fēng)吹獨(dú)樹,白日照執(zhí)袂。慟哭蒼煙根,山門萬重閉。

居人莽牢落,游子方迢遞。裴回悲生離,局促老一世。

陶唐歌遺民,后漢更列帝。恨無匡復(fù)姿,聊欲從此逝。

杜甫簡介

唐代·杜甫的簡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shí)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yuǎn)。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jì)念。

...〔 ? 杜甫的詩(1134篇)

猜你喜歡

謁顯應(yīng)觀崔真君

宋代魏元若

磁州惠政澤流長,翊運(yùn)於今有耿光。

金甲護(hù)遷馳白馬,絳衣誕圣擁紅羊。

秋江

元代范梈

秋生洲渚靜,露下蒲荷晚。忽憶釣魚時,人家楚鄉(xiāng)遠(yuǎn)。

五月八日敝宅修會得春字

明代湛若水

盛夏郁郁苦炎氛,諸公一來滿座春。翠筱炊煙浮雜俎,腐儒粗糲薦香蘋。

酒行未幾起者半,會合況豈由乎人。欲托長歌歌不足,金蘭為我盡殷勤。

丙辰北來詩第三章 其二

近代朱青長

戲挽鴻濛訪赤松,瑤池車駕幾人從。迷途具茨悲前馬,沸鼎殘羹欲豢龍。

貝闕漸深云叆叇,天衣璀璨玉丁東。塵堆已隔方壺遠(yuǎn),怕問蓬山第二峰。

揭陽林虞笙孝廉

清代丘逢甲

百硯齋中十二方,買從京口壓歸航。漢碑周鼓留殘篆,珍重流傳古揭陽。

東蒙秋日

清代程云

九日易為風(fēng),凄其遠(yuǎn)望同。碧山分雪白,黃葉變霜紅。

客夢初聞雁,鄉(xiāng)心久憶菘。祇今將改歲,何以謝東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