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杜甫的詩 > 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yán)鄭公五首

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yán)鄭公五首

[唐代]:杜甫

得歸茅屋赴成都,直為文翁再剖符。但使閭閻還揖讓,

敢論松竹久荒蕪。魚知丙穴由來美,酒憶郫筒不用酤。

五馬舊曾諳小徑,幾回書札待潛夫。

處處青江帶白蘋,故園猶得見殘春。雪山斥候無兵馬,

錦里逢迎有主人。休怪兒童延俗客,不教鵝鴨惱比鄰。

習(xí)池未覺風(fēng)流盡,況復(fù)荊州賞更新。

竹寒沙碧浣花溪,菱刺藤梢咫尺迷。過客徑須愁出入,

居人不自解東西。書簽藥裹封蛛網(wǎng),野店山橋送馬蹄。

豈藉荒庭春草色,先判一飲醉如泥。

??嗌潮罁p藥欄,也從江檻落風(fēng)湍。新松恨不高千尺,

惡竹應(yīng)須斬萬竿。生理只憑黃閣老,衰顏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間行路難。

錦官城西生事微,烏皮幾在還思?xì)w。昔去為憂亂兵入,

今來已恐鄰人非。側(cè)身天地更懷古,回首風(fēng)塵甘息機(jī)。

共說總?cè)衷气B陣,不妨游子芰荷衣。

杜甫簡介

唐代·杜甫的簡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hào)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shí)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yuǎn)。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jì)念。

...〔 ? 杜甫的詩(1134篇)

猜你喜歡

寓京二首

宋代俞桂

車馬滔滔厭軟紅,湖邊秋意屬西風(fēng)。

木犀初放荷花老,買個(gè)船兒學(xué)釣翁。

和閩帥

宋代許應(yīng)龍

龍飛天子攬英雄,舊德欣逢泰道通。

丹詔果然頒北闕,彩舟行矣駕東風(fēng)。

題淮陰祠

宋代張栻

秦關(guān)昔先驅(qū),南鄭豈淹久。

夜中丞相歸,平明印垂肘。

寄匡山人

元代陳基

早春相見又經(jīng)秋,秋水迢迢阻泛舟。

每見玉山問消息,荔漿何日寄江樓?

過曹鈞隱居

唐代錢起

荃蕙有奇性,馨香道為人。不居眾芳下,寧老空林春。
之子秉高節(jié),攻文還守真。素書寸陰盡,流水怨情新。
濟(jì)濟(jì)振纓客,煙霄各致身。誰當(dāng)舉玄晏,不使作良臣。

山水友馀辭 茭白

唐代王質(zhì)

春斑犀,秋彫胡,一年計(jì),在江湖。赤腳白腳癯,黃鮮紅鮮圬。

茭白,茭白,■人漁子手拍拍,槳芽櫓臍曉香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