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施肩吾的詩 > 寄李補闕

寄李補闕

[唐代]:施肩吾

蒼生應(yīng)怪君起遲,蒲輪重輾嵩陽道。

功成名遂來不及,三十六峰仙鶴老。

施肩吾簡介

唐代·施肩吾的簡介

施肩吾(780-861),唐憲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進士,唐睦州分水縣桐峴鄉(xiāng)(賢德鄉(xiāng))人,字希圣,號東齋,入道后稱棲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區(qū)第一位狀元(杭州孔子文化紀(jì)念館語),他集詩人、道學(xué)家、臺灣第一個民間開拓者于一身的歷史人物。

...〔 ? 施肩吾的詩(201篇)

猜你喜歡

寄無可禪師

清代屈大均

羅浮采藥失佳期,聞道嵩陽錫杖移。珠海含君千里月,秋光長得慰相思。

題喻彌陀接待院

宋代釋寶曇

作成寶缽梅花供,帶得金池蓮葉香。

百億萬僧同一飽,彌陀接待勝諸方。

臘月十四夜將歸復(fù)宿江樓

明代何鞏道

未得理歸棹,還棲江上樓。鐘疏遙隔水,寒淺尚疑秋。

月色從今滿,江聲自古流。夜烏啼不住,知是宿城頭。

珍禽亭

唐代胡宿

仁人坐高齋,忘機宅真粹。魚鳥沐馀恩,樹石蒙善氣。

珍哉島上禽,托身良得地。

權(quán)知吉州九日感賦

清代張聯(lián)箕

空庭惟落葉,閉戶見秋山。雉堞連云暗,溪流抱郭灣。

白衣人寂寞,黃菊色斑斕。徒有{罒羊}門役,登登版筑間。

江浦縣遇曾于皋

明代楊士奇

忽遇髫年舊,惟看語笑真。清詩仍滿袖,華發(fā)已盈巾。

桑梓二千里,萍逢四十春。金溪吟嘯地,因話共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