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汪中的詩 > 至圣夫子像明世宗時瘞今資福寺后山長沈公培土為冢垣周之率諸生行舍奠禮恭紀(jì)

至圣夫子像明世宗時瘞今資福寺后山長沈公培土為冢垣周之率諸生行舍奠禮恭紀(jì)

[清代]:汪中

澤宮既穆卜,東徙得軒敞。袞衣肅天表,夏屋封吉壤。

太牢缺命祀,有司亡簿掌。百年蔭喬木,地靈見滋長。

牛羊不敢踐,風(fēng)雨蔽塵坱。師儒坐膠序,秀士列州黨。

豈念魯城北,習(xí)禮時一上。先生秉至教,正學(xué)距群枉。

來嗣臨川席,猶見杏壇丈。出游過佛寺,瞻拜心愴恍。

束脩解橐中,官物惜公帑。尚行夫子志,馬鬣存規(guī)仿。

筑墻封四周,貞石立高榜。遠山靄青翠,秋氣浮沆碭。

竹樹交城阿,風(fēng)日共駘蕩。釋奠羞牲魚,昔酒薦尊盎。

樂備八佾舞,禮簡罷尸象。斯文當(dāng)在茲,庶幾精意享。

圣人不可作,威儀感夢想。法由圖畫變,事非釋老攘。

詔書始元豐,郡國盡塑像。遷廟禮既成,夾室藏可仿。

魯人觀禮器,墓祭自疇曩。檀弓言物始,斯道固宜廣。

賢者在人國,舉措為世仰。一事預(yù)名教,竭力務(wù)培養(yǎng)。

況復(fù)神所依,祀典通肸蚃。肅對在天靈,森然動精爽。

忍見陵谷移,嗚呼委榛莽。中也陪執(zhí)事,于心勞向往。

車服展遺物,金石聆幽響。具觀典禮盛,忠敬非外強。

作歌告后世,用配兩廡饗。

汪中簡介

唐代·汪中的簡介

汪中

(1744—1794)江蘇江都人,字容甫。幼孤貧,賴母授讀。少長,游書肆,借閱經(jīng)史百家書籍,過目成誦,遂為通人。乾隆四十二年拔貢生。以母老不赴朝考。文章以漢魏六朝為則,卓然為清代中葉大家。篤志經(jīng)學(xué),尤精《周官》、《左氏傳》,兼治諸子。與同鄉(xiāng)王念孫、劉臺拱為友,服膺顧炎武,自許為私淑弟子。曾應(yīng)湖廣總督畢沅之聘,撰《黃鶴樓銘》等文,傳誦一時。后至杭州文瀾閣掌《四庫全書》,旋卒。有《廣陵通典》、《春秋后傳》、《容甫先生遺詩》、《述學(xué)內(nèi)外篇》。

...〔 ? 汪中的詩(125篇)

猜你喜歡

乾封驛早行

宋代陸游

己巳被驛書,乙亥戒徂兩,扶衰犯霜露,疲憊不可狀。

夜行星滿天,晨起雞初唱,槁枝燒代燭,凍菜擷供餉。

唐代韋處厚

緣崖踏石層。

和張推官同年陰無緒偶成

宋代司馬光

澹泊輕云寒不收,未成春雨只添愁。

風(fēng)煙寂寞幾何限,盡入憑高一雨眸。

山中寒食

宋代林逋

氣象才過一百五,且持春酒養(yǎng)衰年。

中林不是不禁火,其奈山櫻發(fā)欲然。

和吳檢詳飛躍亭韻 其七

宋代林希逸

萬善皆由一念基,學(xué)能自悟不妨遲。得他淵默天游處,何異摳衣侍子思。

登姑蘇臺

元代盧琦

有客攜詩此遠游,欄干倒影沒寒流。千年歌舞渾如夢,九日登臨總是愁。

故國黃花應(yīng)未晚,孤城殘柳不禁秋。莼鱸倘遂南歸興,笑向橋邊問釣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