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張九齡的詩 > 洪州西山祈雨,是日輒應(yīng),因賦詩言事

洪州西山祈雨,是日輒應(yīng),因賦詩言事

[唐代]:張九齡

茲山蘊靈異,走望良有歸。丘禱雖已久,甿心難重違。

遲明申藻薦,先夕旅巖扉。獨宿云峰下,蕭條人吏稀。

我來不外適,幽抱自中微。靜入風泉奏,涼生松栝圍。

窮年滯遠想,寸晷閱清暉。虛美悵無屬,素情緘所依。

詭隨嫌弱操,羈束謝貞肥。義濟亦吾道,誠存為物祈。

靈心倏已應(yīng),甘液幸而飛。閉閣且無責,隨車安敢希。

多慚德不感,知復(fù)是耶非。

張九齡簡介

唐代·張九齡的簡介

張九齡

張九齡(678-740) : 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guān)市)人。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罷相,為荊州長史。詩風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斗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zhì)樸的語言,寄托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譽為“嶺南第一人”。

...〔 ? 張九齡的詩(205篇)

猜你喜歡

謁柳公祠 其二

清代張邦柱

白日悲歌荔子丹,愚溪橋下水漫漫。柳公巖古長留姓,司馬塘今尚紀官。

遺廟兩州尸祝在,穹碑一片墨痕殘。清時無復(fù)徵蛇乳,閭左恬熙賦役寬。

贈揭景哲茂才別

元代范梈

司揭本楚官,子孫以官氏。揭陽漢建侯,氏實出于史。

同源而異流,流各昧其源。泛舟在中河,安得窮昆侖?

句 其一

宋代洪朋

好在龍沙黃,俄入鸞江碧。

迎大年椿上人不值暮歸偶成

元代丁鶴年

東歸間道已浮杯,力疾遙迎日幾回。何處晚來成誤認,風簾竹影月窗梅。

登江樓

宋代李宏

三江會合水交流,擁抱嵐光送客舟。

只與寄詩身不到,老人可是負江樓。

寄山僧

唐代張喬

閑倚蒲團向日眠,不能歸老岳云邊。
舊時僧侶無人在,惟有長松見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