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正甫
和李正甫。宋代。沈遼。 山川旱氣赤如虹,大海半涸驚魚龍。行人渴死道不通,時見飛鳶墜長空。日輪軋軋未背昃,獨坐高堂酌瓊液。下視萬屋生白煙,不復(fù)平日瞻青山。閉目欲想瑤池瀕,欲往萬里增黃塵。長憶仙人李太白,若乘鯨魚應(yīng)腐鱗。晚餐一盤薦黑黍,出鐺已敗色如土。忽得諸篇排硬言,伏讀未終汗如雨。
[宋代]:沈遼
山川旱氣赤如虹,大海半涸驚魚龍。行人渴死道不通,時見飛鳶墜長空。
日輪軋軋未背昃,獨坐高堂酌瓊液。下視萬屋生白煙,不復(fù)平日瞻青山。
閉目欲想瑤池瀕,欲往萬里增黃塵。長憶仙人李太白,若乘鯨魚應(yīng)腐鱗。
晚餐一盤薦黑黍,出鐺已敗色如土。忽得諸篇排硬言,伏讀未終汗如雨。
山川旱氣赤如虹,大海半涸驚魚龍。行人渴死道不通,時見飛鳶墜長空。
日輪軋軋未背昃,獨坐高堂酌瓊液。下視萬屋生白煙,不複平日瞻青山。
閉目欲想瑤池瀕,欲往萬裡增黃塵。長憶仙人李太白,若乘鯨魚應(yīng)腐鱗。
晚餐一盤薦黑黍,出鐺已敗色如土。忽得諸篇排硬言,伏讀未終汗如雨。
唐代·沈遼的簡介
沈遼(1032—1085),字睿達(dá),宋錢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夢溪筆談》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讀《左傳》、《漢書》,曾鞏、蘇軾、黃庭堅常與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習(xí)其筆法。本無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風(fēng)流謝安石,瀟灑陶淵明”之稱。后由三司使吳充舉薦,負(fù)責(zé)監(jiān)內(nèi)藏庫。
...〔
? 沈遼的詩(292篇) 〕
宋代:
釋印肅
昭文昭文施一鐘,懸空隨叩警盲聾。
圓音不斷周沙界,純體金剛空不空。
昭文昭文施一鐘,懸空隨叩警盲聾。
圓音不斷周沙界,純體金剛空不空。
宋代:
吳芾
醉臥空齋靜絕人,夜闌霜月白紛紛。寒生枕上渾無夢,聲到窗前疑是君。
玉軫誰家調(diào)古曲,鐵衣何處角孤軍。羨君寫入新詩里,清壯還應(yīng)過所聞。
醉臥空齋靜絕人,夜闌霜月白紛紛。寒生枕上渾無夢,聲到窗前疑是君。
玉軫誰家調(diào)古曲,鐵衣何處角孤軍。羨君寫入新詩裡,清壯還應(yīng)過所聞。
宋代:
朱翌
嘉瑞真成一旦逢,寄箋天下托鵬風(fēng)。分無侑坐歌眉綠,但有挑蔬凍指紅。
畫史莫傳飛舞勢,詩人俱盡琢磨工。此間不見乾坤妙,妙在竹扉山崦中。
嘉瑞真成一旦逢,寄箋天下托鵬風(fēng)。分無侑坐歌眉綠,但有挑蔬凍指紅。
畫史莫傳飛舞勢,詩人俱盡琢磨工。此間不見乾坤妙,妙在竹扉山崦中。
宋代:
劉克莊
公丞赤地饑荒后,一念通天立致和。
永日庭中私謁少,豐年陌上醉人多。
公丞赤地饑荒後,一念通天立緻和。
永日庭中私謁少,豐年陌上醉人多。
宋代:
趙抃
郡國秋闈吁俊辰,行修經(jīng)治以名聞。芳筵縹緲開三島,大樂諠嘩徹五云。
高桂折香期月窟,祥星垂彩應(yīng)天文。集英唱第麻衣脫,得志無忘賢使君。
郡國秋闈籲俊辰,行修經(jīng)治以名聞。芳筵縹緲開三島,大樂諠嘩徹五雲(yún)。
高桂折香期月窟,祥星垂彩應(yīng)天文。集英唱第麻衣脫,得志無忘賢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