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張伯玉的詩 > 書應(yīng)天寺壁

書應(yīng)天寺壁

[宋代]:張伯玉

城郭鏁山林,自無塵土侵。

一峰來海上,高塔起天心。

世路有盈縮,靈泉無淺深。

使君今老矣,閒處得閒吟。

張伯玉簡介

唐代·張伯玉的簡介

建州建安人,字公達(dá)。第進(jìn)士。嘗為蘇州郡從事。仁宗嘉祐中為御史,出知太平府,后為司封郎中。工詩善飲,時號張百杯,又曰張百篇。有《蓬萊集》。

...〔 ? 張伯玉的詩(91篇)

猜你喜歡

送鄭德新方伯致仕

明代朱誠泳

霄漢勛名喜致身,薇垣望重自西秦。心應(yīng)許國終懷赤,鬢為憂民早博銀。

公道定知歸太史,清朝無愧作閒人。從今勘破黃粱夢,習(xí)靜虛堂養(yǎng)谷神。

為許氏贈妾

明代皇甫汸

窈窕一佳人,鉛華世絕倫?;ㄒ蚪庹Z艷,山入畫眉顰。

寶髻隨時廣,羅衣逐態(tài)新。坐令幽谷里,無夜不生春。

和寄趙德夫

宋代趙希逢

學(xué)行何必過邯鄲,匍匐歸來指謾彈。

萬事不如安分好,人心何事險於灘。

留別臺中人士 其五

清代姚瑩

城狐社鼠屢驚騷,廟算頻煩圣主勞。百尺豐碑銘上將,萬家新鬼哭寒潮。

書生殄賊皆能武,草澤從公豈待招!幾輩白頭今日在,天教忠義翊清朝。

趙昌海棠圖

元代金涓

銀燭燒殘夢未回,舊家庭院已荒苔。玉簫聲杳人何處,惟有東風(fēng)燕子來。

汪仲子持令兄栗亭及諸君書自歙至廣州相問于其歸也為詩二章送之兼寄諸君 其二

清代屈大均

相思黃岳甚,況復(fù)故人多。汝向豐溪曲,為予傳嘯歌。

白云無事否,春色奈愁何。心似諸峰月,依依在女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