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洞

[唐代]:康有為

亂山走回合,群峭重杳復(fù)。丹崖與翠嶂,壁立削碧玉。

溪楓欲染崖,巖柏倒掛綠。澗流夾松風(fēng),謖謖似和筑。

峨峨禹登山,窈窈藏龍谷。錦屏芙蓉開,列岫三秀郁。

如環(huán)玦口擘,如城墻堞矗。圓峰卓筆立,絕頂抗塔獨。

二甕不可見,嵚嵜登層麓。及腰洞露穴,入門僧秉燭。

三佛儼像設(shè),迎立妙嚴(yán)肅。侍者凡六人,寫生肖瞻矚。

不知何代刻,疑化工所斸。自此蜿蜒行,低頭恐石觸。

高穹忽峻拔,邃徑且葡匐。行行皆圈豚,步步慮傾覆。

上懼折元首,下憂濡溺足。百步露線光,狂喜慶出谷。

翻嫌游興淺,更欲重躑躅。洞口過懸崖,半廣可坐讀。

入定游諸天,三界忘色欲。后登澤盈丈,少憩樹簌簌。

元豐有刻文,記為求雨祝。俛視環(huán)立壁,天洞地亦福。

側(cè)徑下犖確,慶澗越紆曲。下有圣壽寺,唐柏蔭茅屋。

把酒仰青天,騎龍馴白鹿。

康有為簡介

唐代·康有為的簡介

康有為

康有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廣東省南海縣丹灶蘇村人,人稱康南海,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資產(chǎn)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民國十六年(1927年)病死于青島。康有為作為晚清社會的活躍分子,在倡導(dǎo)維新運動時,體現(xiàn)了歷史前進的方向。但后來,他與袁世凱成為復(fù)辟運動的精神領(lǐng)袖。

...〔 ? 康有為的詩(160篇)

猜你喜歡

無擇以游圭峰記及詩見貽輒題數(shù)絕于后 其五

明代李之世

誰道云中別有廛,斜陽數(shù)點帶炊煙。山前石耳無人摘,攜得癭瓢試澗泉。

雨后漫興

清代曉青

云山一段畫,秋雨來奪之。模糊米家村,墨汁方淋漓。

老顛瞥然見,狂叫嘆絕奇。使我有意為,必不得如斯。

南轅雜詩一百八章 其十五

清代姚燮

二鼓黃壘堡,三鼓香城村。旋風(fēng)飐輪角,沙葉為蔽昏。

大河莽東注,石閘西營屯。奔蹄不受役,縱性投沄渾。

桃花舖

宋代范成大

老蕨漫山鳳尾張,青楓直干如攢槍。

山深嵐重鼻酸楚,石惡淖深神慘傷。

漫書

明代蘇葵

天地茫茫負井蛙,空庭隱□月初斜。人生自有無平事,強啜盧仝四碗茶。

白髭嘆

明代王鏊

我年三十九,白髭有一莖。當(dāng)時初見之,妻子殊為驚。

今年四十二,白者日益多。朝來明鏡中,對之不復(fù)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