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張可久的詩 > 【南呂】金字經(jīng) 菊邊細切銀

【南呂】金字經(jīng) 菊邊細切銀

[元代]:張可久

菊邊

細切銀絲鲙,笑簪金鳳毛,酒污仙人白錦袍。教,玉人吹玉簫。木蘭櫂,月明楊柳橋。

別情

鑒影羞眉月,枕痕融臉霞,不見才郎憔悴煞。他,暮春方到家。別時話,灞橋楊柳花。

客西峰

夜禮天壇月,曉餐仙洞霞,客至西峰小隱家。茶,翠巖口碧牙。松陰下,石苔鋪紫花。

海印方丈

海印波心月,塔鈴天外風(fēng),一點圓明法空。紅,燭花天垂玉蟲。梨云夢,小窗梅影重。

鴻山楊氏南園

白玉獅蠻帶,紫金獬豸冠,偃月堂深愁萬端。官,不如梁伯鸞。青松畔,一壺天地寬。

惠山寺

石刻維摩像,桂香兜率宮,一線甘泉飲九龍,松,翠濤翻半空。若冰洞,試尋桑苧翁。

玄元宮即事

桂子黃金樹,竹陰蒼玉軒,閑處閑閑玄又玄。淵,九龍山下泉。云游遍,紫霞成地仙。

借李溉之泛湖

杏雨沾羅袖,柳云迷畫船,爛醉花前李謫仙。聯(lián),半篇人月圓。泥金扇,草書題王蓮。

江上即事

翠樹擎殘月,綠波浮嫩煙,正是新晴雨后天。眠,醒吟李謫仙。沙鷗見,亂飛迎畫船。

觀九副使小打二首

靜院春三月,錦衣來眾官,試我花張董四攛。搬,柳邊田地寬。湖山畔,翠窩藏玉丸。

步款莎煙細,袖慳猿臂搧,一點神光落九天。穿,萬絲楊柳煙。人爭羨,福星臨慶元。

張可久簡介

唐代·張可久的簡介

張可久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jì)》);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yǎng)浩合為“二張”。

...〔 ? 張可久的詩(330篇)

猜你喜歡

馀思

明代郭之奇

或歌或罷有馀思,不可如何賦遠而。日月驚心成老大,風(fēng)云逼眼動愁悲。

人間美景當(dāng)頭錯,山背煙容覿面欺。斗室何關(guān)終古事,此中惆悵復(fù)誰知。

二郎之官房陵作五言唐律兩章送之 其一

宋代曹彥約

入幕曾沾祿,之官始問津。邊城甘冷淡,世路識艱辛。

責(zé)重杯柈省,公馀簡冊頻。先人清白意,百世尚書紳。

題劉至誠行樂

清代戴亨

溪回蕩云容,虬松勢妖矯。日月摩高巔,石瘦青苔老。

科頭信芒鞋,臨風(fēng)恣幽討?;犴聘?,蒼翠午陰悄。

丹霞元旦

清代成鷲

天外三更來鶴神,老翁白發(fā)參差新。明知昨日有今日,同是一人非兩人。

海印乍生虛室白,谷風(fēng)不動明窗塵。興來策杖入云去,極目莽蒼何處春。

入施州雜詠六首 其一

明代潘希曾

匹馬空山日易移,裹糧篝火傍崖炊。誰言野食無供帳,鳥作笙簫樹作帷。

次韻學(xué)士兄秋初 其三

宋代李彌遜

葉葉彫梧陣陣風(fēng),疏云全放月華濃。故人不寄江頭信,看盡飛鴻斷復(fù)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