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李白的詩 > 于闐采花

于闐采花

[唐代]:李白

于闐采花人,自言花相似。

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

乃知漢地多名姝,胡中無花可方比。

丹青能令丑者妍,無鹽翻在深宮里。

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齒。

于闐采花譯文及注釋

譯文

于闐的采花人,大言不慚說:花兒都相似。

等到明妃王昭君一旦西入胡地,胡中的美女都要羞死,大愧不如。

才知道漢族美女多多,胡中無花可與比擬。

丹青畫畫,能令丑者美麗,像那個(gè)無鹽丑女反而選入宮里。

自古紅顏妒蛾眉,皓齒美人白白葬送在漫漫胡沙之中。

注釋

于闐:漢代西域城國。故址在今新疆和田一帶。這里泛指塞外胡地。

明妃:即王昭君。漢代南郡秭歸人,名嬙,字昭君。晉朝人避司馬昭諱,改稱明君,后人又稱明妃。

明姝:即美女。

丹青:謂顏料可以把丑女畫成美人。丹青,繪畫用的礦物顏料。

無鹽:謂丑女反而能在王宮里作王后。無鹽,古代著名丑女,即戰(zhàn)國時(shí)齊宣王后鐘離春。因是無鹽人,故名。翻:反而。

自古:謂自古以來,美人皆遭嫉妒。娥眉、皓齒,借代美人。娥眉,蠶蛾的觸須細(xì)而彎,故用以喻女子之眉。胡沙埋皓齒:指昭君出塞和親事。

參考資料:

1、劉開揚(yáng).中國古典文學(xué)作品選讀 李白詩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09月:第52頁-第53頁

于闐采花創(chuàng)作背景

  《于闐采花》是天寶三載(744),李白遭讒離開長安時(shí)所作,從此離開了仕途。他又開始漫游。在洛陽,遇見了已經(jīng)33歲,卻仍蹭蹬未仕的杜甫。此后二年間,他們?nèi)韧?,交情很深?/p>

參考資料:

1、百度百科.于闐采花

于闐采花鑒賞

  此詩借美人遭嫉,埋沒胡沙,丑女受寵,立為后妃媸妍顛倒的現(xiàn)象,喻有才之士遭嫉貶斥,無能之輩反被重用。

  全詩可分兩段。前六句敘事,用鋪墊的手法寫明妃的美貌。后四句議論,指出媸妍顛倒的不合理現(xiàn)象,為太白自嘆遭讒被斥。

  詩人以極深的愛慕之情贊揚(yáng)了王昭君之美麗:以人比花,花人相似;以漢地、胡地對比,則“胡中美女多羞死”,“胡中無花可方比”。“胡中美女多羞死”及“胡中無花可方比”兩句反映了詩人思想上的偏見,但這里為的是強(qiáng)調(diào)昭君之美,且詩的落腳點(diǎn)不在這里,而是在下文:即象王昭君這樣一位如花似玉的美女,本應(yīng)讓她去其相稱的去處,可是事情恰恰相反,卻被惡人陷害,“埋沒胡沙”,像戰(zhàn)國時(shí)齊國無鹽地方的丑女(名鐘離春)那樣丑陋,竟至“翻在深宮”。所以詩人又以極為憤怒之情,譴責(zé)了妍丑不分、黑白倒置那種極不公平的社會(huì)現(xiàn)象。黑白倒置、有才華的人受氣,詩人對此是有深刻體會(huì)的。因此,詩中所鳴的不平,在極大程度上也是詩人個(gè)人懷抱的抒發(fā)。

  當(dāng)時(shí)宦官、軍閥以及朋黨,無不是一手遮天,認(rèn)錢認(rèn)勢不認(rèn)人,他們毫無人格,毫無人性,排斥異己,壓制有才能的人。詩人李白就是被排擠、被壓制的一個(gè)。詩末“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齒”兩句,集中地表現(xiàn)了作者對人才埋沒的強(qiáng)烈憤慨。

李白簡介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yù)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jì)(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dāng)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jì)念館。

...〔 ? 李白的詩(963篇)

猜你喜歡

參政大資毗陵張公挽詩十首

宋代周麟之

晚歲游真館,分符蒞別京。

九關(guān)留客鑰,千騎按屯營。

水龍吟·鎮(zhèn)淮樓下旌旗

宋代翁溪園

鎮(zhèn)淮樓下旌旗,晶明輝映云山閣。宸旒倚重,折沖千里,無逾秋壑。緩帶輕裘,綸巾羽扇,從容籌略。使氈裘膽破,丁寧邊吏,無生事,空沙漠。
二十四橋風(fēng)月,稱斷樓、卷盡簾箔。紱麟華旦,飽吟玉蕊,款簪金藥。驛騎朝馳,寶鞍賣賜,御筵宣押。更賜環(huán)促如,中書入令,作汾陽郭。

夢錫遺蔗

宋代孔平仲

憶昔游五嶺,甘蔗彌野闊。一來瑯琊城,此味久所闕。

商人自東南,駕海連天筏。所致雖不多,愛養(yǎng)尚如活。

檄雪

宋代葛起耕

銀闕書飛急羽忙,料應(yīng)滕六奏虛皇。

要將閬苑蓬壺水,幻作瓊林玉樹芳。

飲酒

清代繆公恩

伏雨連朝長綠苔,一樽時(shí)對北窗開。誰云酒是消愁物,往事都從醉后來。

送靈江住金華講院

宋代釋行海

七里灘頭問去律,嶄巖漁石蘚花春。

自從一別劉文叔,直到如今少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