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諸葛亮的詩 > 誡外甥書

誡外甥書

[兩漢]:諸葛亮

  夫志當(dāng)存高遠(yuǎn),慕先賢,絕情欲,棄凝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細(xì)碎,廣咨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于美趣,何患于不濟。若志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竄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書信 

誡外甥書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一個人應(yīng)該樹立遠(yuǎn)大的理想,追慕先賢,節(jié)制情欲,去掉郁結(jié)在胸中的俗念,使幾乎接近圣賢的那種高尚志向,在你身上明白地體現(xiàn)出來,使你內(nèi)心震動、心領(lǐng)神會。要能夠適應(yīng)順利、曲折等不同境遇的考驗,擺脫瑣碎事務(wù)和感情的糾纏,廣泛地向人請教,根除自己怨天尤人的情緒。做到這些以后,雖然也有可能在事業(yè)上暫時停步不前,但哪會損毀自己高尚的情趣,又何必?fù)?dān)心事業(yè)會不成功呢!如果志向不堅毅,思想境界不開闊,沉溺于世俗私情,碌碌無為,永遠(yuǎn)混雜在平庸的人群之后,就會難免淪落到下流社會,成為沒有教養(yǎng),沒有出息的人。

注釋

存,懷有,懷著

凝滯,心思局限于某個范圍;拘泥

庶幾之志,接近或近似于先賢的志向

揭然,高舉的樣子

惻然,懇切的樣子

細(xì)碎,瑣碎的雜念

嫌吝,怨恨恥辱

淹留,德才不顯于世

濟,成功,實現(xiàn)

強毅,堅強果斷

竄伏,逃避,藏匿

下流,比喻低下的地位

誡外甥書鑒賞

  如果說《誡子書》強調(diào)了“修身學(xué)習(xí)”的重要性,那么本篇《誡外甥書》則闡述了“立志做人”的重要性。

  本文一開篇,諸葛亮便開宗明義地指出“夫志當(dāng)存高遠(yuǎn)”,即做人應(yīng)當(dāng)抱有遠(yuǎn)大的志向。具有遠(yuǎn)大的志向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先決條件,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何才能做到“志存高遠(yuǎn)”呢?圍繞著“志向”諸葛亮從正反幾個方面進行了論述。

  首先,“慕先賢,絕情欲,棄凝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p>

  這幾句話說明的是如何“立志”:慕先賢”即要以古圣先賢作為榜樣,向他們看齊。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好的榜樣能夠讓人奮發(fā)向上,壞的榜樣則能把人拖入深淵??鬃右舱f:“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nèi)省”。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會為一個人源源不斷的注入正能量。“絕情欲”顧名思義,斷絕情欲。情,可以指愛情、友情或親情種種,考慮到作者寫此信的對象——外甥龐渙正值年少方剛,這里的“情”應(yīng)當(dāng)指愛情,或男女之欲。因此,“絕情欲”應(yīng)當(dāng)理解為不要沉湎于愛欲。弗蘭西斯·培根在《論愛情》中說:“古往今來,偉人奇才罕有沉湎于愛情而不能自拔者?!保终f“過度的愛情追求,必然會降低人本身的價值。”,這和“絕情欲”有異曲同工之妙。所謂“棄凝滯”則是說,人生在世,總會為一些繁雜瑣事所困擾,而這些無關(guān)痛癢的瑣事或者煩惱往往可以消磨一個人的意志。因此,做到“志存高遠(yuǎn)”,站的高一些,看的遠(yuǎn)一些,人生的境界就會提升,跳出這個狹小的圈子,不為瑣事所累,自然就做到了“棄凝滯”。做到以上三點,自然而然,不論何時,不論何地,即使身處逆境,高遠(yuǎn)的志向也能“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

  其次,“忍屈伸,去細(xì)碎,廣咨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于美趣,何患于不濟。”

  有了上面的立志的方法,那么這里就談到實現(xiàn)志向(理想)的措施了:要做到“忍屈伸,去細(xì)碎,廣咨問,除嫌吝”。就是要做到能屈能伸、隨遇而安,要拋出心中無關(guān)的雜念,要認(rèn)真聽取別人的寶貴意見,虛心學(xué)習(xí),吸取別人的經(jīng)驗、要做到心胸開闊,豁達(dá)。一個人有了高遠(yuǎn)的志向,廣闊的胸懷,就不會計較一時的得失,那么,即使他暫時得不到提拔,才華不被別人所了解認(rèn)可,也不會妨礙他去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

  最后,作者又從反面進行了論述。

  “若志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竄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就是說如果沒有遠(yuǎn)大的志向,昂揚的斗志,堅強的意志,那么這樣的人生最終只能在世俗中隨波逐流,被兒女情長所束縛,地位低下,在平庸中耗盡一生!

  諸葛亮的這篇文章只有短短八十余字,但卻有很深的內(nèi)涵。做為年青年人,不光要有崇高的理想、遠(yuǎn)大的志向,還必須有實現(xiàn)理想志向的具體可行措施和戰(zhàn)勝困難排除干擾的毅力。不然理想就可能會成為一種空想甚至在不知不覺中將自己淪為平庸下流。諸葛亮的這封信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一個人如果志存高遠(yuǎn)、意志堅定,加之縝密地思考,然后付之于行動,就很有可能在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取得成功。反之,則必然失敗。曾國藩在家訓(xùn)中也曾教育子女說要“有志、有識、有恒”。有志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xué)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這些非同尋常人物的觀點都凝聚了他們畢生的人生經(jīng)驗在里,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諸葛亮簡介

唐代·諸葛亮的簡介

諸葛亮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瑯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xiāng)侯,死后追謚忠武侯,東晉政權(quán)特追封他為武興王。諸葛亮為匡扶蜀漢政權(quán),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fā)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并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fā)。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nèi))逝世。諸葛亮在后世受到極大尊崇,成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寶雞、漢中、南陽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贊諸葛亮。

...〔 ? 諸葛亮的詩(5篇)

猜你喜歡

題無錫楊氏壺中九老圖為蔭北少樞作

清代夏孫桐

竹林花萼盡英耆,入洛行窩又一時。各有聲名傳日下,相看杖履趁春期。

老人南極占星聚,雅集西園入畫宜。鄉(xiāng)望家禎成國故,從來此會獨標(biāo)奇。

送友人之官

明代王汝玉

春山春樹綠,相送去何之。拜命辭朝日,分符出守時。

花連渚宮暗,潮溯楚江遲。鼎郡彫零久,疲氓藉設(shè)施。

梅花引

明代劉基

晚云凝,晚煙橫,煙草茫茫云樹平。杜鵑聲,不堪聽,別淚暗傾,良宵空月明。

冰蠶絲斷瑯玕折,湘妃竹死青冥裂。短長亭,幾千程。

三月二十五日過上洋十六保徐居士柯莊二首 其一

元代成廷圭

野水明春色,晴沙帶汐痕。朱樓黃鳥日,青草白鵝村。

野老能分席,官軍不到門。毋煩問漁艇,即此是桃源。

晚飯?zhí)翈X緣隱庵

清代曾尚增

太塘嶺下好停車,小憩茅庵日已斜。藜莧嘗來偏有味,鷦鷯隨處可為家。

夢中云樹迷千里,壁上煙嵐識九華。最喜僧雛能解事,殷勤頻獻(xiàn)奧香茶。

觀道命錄有感

明代蘇葵

淫哇聲沸九韶寒,世道污隆用舍間。薄霧偶籠伊洛水,片云爭掩武夷山。

千秋遺訓(xùn)乾坤意,一代成功造化慳。不有上方三尺劍,付誰當(dāng)日斬權(quán)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