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薩都剌的詩 > 芙蓉曲

芙蓉曲

[元代]:薩都剌

秋江渺渺芙蓉芳,秋江女兒將斷腸。

絳袍春淺護(hù)云暖,翠袖日暮迎風(fēng)涼。

鯉魚吹浪江波白,霜落洞庭飛木葉。

蕩舟何處采蓮人,愛惜芙蓉好顏色。

芙蓉曲譯文及注釋

譯文

秋江無邊無際荷花正芬芳,秋江的女兒們想你想斷腸。

春天剛到紅色袍帶云護(hù)暖,夕陽西沉翠綠袖口迎風(fēng)涼。

鯉魚風(fēng)吹動江中白浪,秋霜降落洞庭滿地飛木葉。

采蓮人要蕩舟到何處,你要愛惜荷花的好顏色。

注釋

此詩弘治、毛晉本,題下有“兼善狀元御史”六字。兼善,即泰不華,字兼善,十八歲中右榜狀元,曾任江南行臺監(jiān)察御史、中臺御史,以敢于直諫聞名于朝。

秋江渺渺:秋天的江面浩大無邊,看不到盡頭。芙蓉芳:荷花散發(fā)芳香。

斷腸:形容極度的思念棚悲痛。即秋霜將至,莢蓉凋零,采蓮女們無比憐惜。喻對賢良受挫而深表同情。

絳(jiàng)袍:即絳紗袍,古代常用著朝服。

翠袖:綠色的長袖,即女人所穿。

鯉魚:即鯉魚風(fēng),通常稱九月風(fēng)或秋風(fēng)。

“霜落”:喻黑暗的社會邪惡勢力。洞庭:即洞庭湖,在湖南省東北部,匯入湖南諸水,于岳陽與長江相通。原為我國第一大淡水湖。

參考資料:

1、龍德壽編選.元好問薩都剌集:鳳凰出版社,2011.12:157

2、龍德壽譯注.古代文史名著選譯叢書 薩都剌詩詞選譯 修訂版:鳳凰出版社,2011.05:26

芙蓉曲創(chuàng)作背景

  薩龍光將這首詩定為元順帝至元四年(1338)所作。薩都剌寫詩勉勵任西臺御史的張子壽,希望他能像狀元御史泰不華一樣,在政治上有所作為。

參考資料:

1、廖菊楝編著.薩都剌:五洲傳播出版社,2006.10:101-104

薩都剌簡介

唐代·薩都剌的簡介

薩都剌

薩都剌(約1272—1355)元代詩人、畫家、書法家。字天錫,號直齋?;刈澹ㄒ徽f蒙古族)。其先世為西域人,出生于雁門(今山西代縣),泰定四年進(jìn)士。授應(yīng)奉翰林文字,擢南臺御史,以彈劾權(quán)貴,左遷鎮(zhèn)江錄事司達(dá)魯花赤,累遷江南行臺侍御史,左遷淮西北道經(jīng)歷,晚年居杭州。薩都剌善繪畫,精書法,尤善楷書。有虎臥龍?zhí)?,人稱燕門才子。他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以詩歌為主,詩詞內(nèi)容,以游山玩水、歸隱賦閑、慕仙禮佛、酬酢應(yīng)答之類為多,思想價值不高。薩都剌還留有《嚴(yán)陵釣臺圖》和《梅雀》等畫,現(xiàn)珍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 ? 薩都剌的詩(502篇)

猜你喜歡

時人為張周劉三姓語

兩漢佚名

三人共宅夾清漳。張南周北劉中央。

首尾吟 其九十六

宋代邵雍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盡性時。若圣與仁雖不敢,樂天知命又何疑。

恢恢志意方閑暇,綽綽情懷正坦夷。心逸日休難狀處,堯夫非是愛吟詩。

頌古六首

宋代釋咸杰

一橈劈腦沒遮攔,大海波濤徹底乾。

盡謂單傳并直指,誰知總被祖師謾。

同周車駕邵憲副宴馬大參舊署

明代黎崇敕

南旺山河是舊游,相逢何幸此登樓。孤臺遠(yuǎn)帶千峰色,一水中分兩地流。

石畔葵榴侵客袂,門前楊柳系仙舟。明朝又趁南池勝,李杜遺文好更求。

叉魚招張功曹(署)

唐代韓愈

叉魚春岸闊,此興在中宵。大炬然如晝,長船縛似橋。
深窺沙可數(shù),靜搒水無搖。刃下那能脫,波間或自跳。
中鱗憐錦碎,當(dāng)目訝珠銷。迷火逃翻近,驚人去暫遙。

跋楚老帖

宋代王庭圭

佛固不可求,會處豈容說??嘧魅缡茄裕瑸檎l略饒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