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劉過的詩 > 沁園春·斗酒彘肩

沁園春·斗酒彘肩

[宋代]:劉過

寄辛承旨。時承旨招,不赴。

斗酒彘肩,風(fēng)雨渡江,豈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約林和靖,與坡仙老,駕勒吾回。坡謂西湖,正如西子,濃抹淡妝臨鏡臺。二公者,皆掉頭不顧,只管銜杯。

白云天竺去來,圖畫里、崢嶸樓觀開。愛東西雙澗,縱橫水繞;兩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動,爭似孤山先探梅。須晴去,訪稼軒未晚,且此徘徊。

友情 

沁園春·斗酒彘肩譯文及注釋

譯文

想著你將用整斗酒和豬腿將我款待,在風(fēng)雨中渡過錢塘江到紹興與您相會豈能不愉快。可半道中被白居易邀約林逋、蘇東坡強(qiáng)拉回來。蘇東坡說,西湖如西施,或濃妝或淡妝自照于鏡臺。林逋、白居易兩人都置之不理,只顧暢飲開懷。

白居易說,到天竺山去啊,那里如畫卷展開,寺廟巍峨,流光溢彩??蓯鄣氖菛|西二溪縱橫交錯,南北二峰高低錯落自云靄靄。林逋說,并非如此,梅花的馨香幽幽飄來,怎比得上先到孤山探訪香梅之海。待到雨過天晴再訪稼軒不遲,我暫且在西湖邊徘徊。

注釋

辛承旨:即辛棄疾。因其曾于開禧三年(1207)被任為樞密院都承旨而得名,不過那時劉過已死,“承旨”二字可能是后人加的。

斗酒彘肩:《史記》載,樊噲見項(xiàng)王,項(xiàng)王賜與斗卮酒(一大斗酒)與彘肩(豬前肘)。

香山居士:白居易晚年自號香山居士。

林和靖:林逋,字和靖。

坡仙老:蘇軾自號東坡居士,后人稱為坡仙。

駕勒吾回:強(qiáng)拉我回來。

“西湖正如西子”二句:蘇軾詩“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p>

“天竺去來”六句:白居易在杭州時,很喜愛靈隱天竺(寺)一帶的景色。他的《寄韜光禪師》詩:東澗水流西澗水,南山云起北山云”,便是寫東西二澗和南北兩高峰的。

暗香浮動:林逋《梅花》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孤山先探梅:孤山位于里、外兩湖之間的界山,山上種了許多梅花。

參考資料:

1、谷向陽 .中華古詩文規(guī)范讀本(中學(xué)第八分冊) :時代文藝出版社 ,2004年10月 :第38頁 .

2、朱德才、楊燕 .唐宋詩詞 下冊 :山東文藝出版社 ,1992年10月 :第302頁 .

沁園春·斗酒彘肩創(chuàng)作背景

  根據(jù)此詞的小序和《檉史》記載可知,這首詞作于宋寧宗嘉泰三年(1203年),當(dāng)時辛棄疾擔(dān)任浙東安撫使,邀請劉過到紹興府相會,劉過因事無法赴約,便在杭州寫了此詞以作答復(fù)。

參考資料:

1、周建忠、張祝平,黃偉 .中國古代文學(xué)作品選 下冊 :南京大學(xué)出版社 ,2012年12月 :第518頁 .

沁園春·斗酒彘肩鑒賞

  詞的上片寫他想赴辛棄疾之邀,又不能去。

  “斗酒彘肩,風(fēng)雨渡江,豈不快哉”起勢豪放,奠定了全文的基調(diào)。這三句用典。使風(fēng)俗之氣變?yōu)楹肋~闊氣。這里的典故,出之于《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這幾句是想像之詞,劉過設(shè)想在風(fēng)雨中渡過錢塘江,來到辛棄疾的住所,覺得是一件特別痛快的事情。前三句起筆突兀,似平地而起的高樓,極具氣勢。

  “被香山居士,約林和靖,與東坡老,駕勒吾回”。就在他要出發(fā)之時,卻被白居易、林逋、蘇軾拉了回來。“駕勒吾回”四字寫出了他的無可奈何。接著詞人概括三位詩人詩意,說明他不能前去的理由。作者把本不相干的三人集于同一場景進(jìn)行對話,構(gòu)思巧妙新奇,“二公者,皆掉頭不顧,只管傳杯”,林逋、白居易兩人只顧著喝酒,對蘇東坡的提議絲毫不感不趣。

  下片開端打破了兩片的限制,緊接著上文寫白居易的意見。

  “白云天竺去來,圖畫里、崢嶸樓觀開。愛東西雙澗,縱橫水繞;兩峰南北,高下云堆?!弊跃右自诤贾葑隹な貢r,寫過不少歌詠杭州的詩句,其中《寄韜光禪師》就有“東澗水流西澗水,南山云起北山云”之語。這六句也是化用白詩而成,用“愛”字將天竺美景盡情描繪而出,給人以如臨其境之感。

  “暗香浮動,爭似孤山先探梅”,詞人化用三位詩人描寫杭州風(fēng)景的名句,更為杭州的湖光山色增添了逸興韻致和文化內(nèi)涵,再現(xiàn)了孤山寒梅的雅致與芬芳.給人美好的想象。詞人筆意縱橫。雜糅了濤的特點(diǎn)于詞作之中,正是其創(chuàng)新之處,雖然沒有正面寫杭州之美,但卻使我們看到了杭州的旖旎風(fēng)光。不同時代的詩人跨越了時空的界限.相聚一堂。他們的音容笑貌、言談口吻鮮活地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體現(xiàn)出作者豐富的想象力。

  “須晴去,訪稼軒未晚,且此徘徊”三句順勢而出了,這里“須晴去”的“晴”字,當(dāng)然與上片的“風(fēng)雨渡江”遙相呼應(yīng),可當(dāng)作“晴天”講。但是,從詞旨總體揣摩,它似含有“清醒”的意味,其潛臺詞中似乎是說自己目前正被杭州湖山勝景所迷戀,“徘徊”在“三公”爭辯的誘惑之中。那么,赴約之事,且待“我”“清醒”過來,再作理會吧!這樣理解,可能更具妙趣。這幾句也回應(yīng)開頭,使全詞更顯得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密不可分。

劉過簡介

唐代·劉過的簡介

劉過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xué)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yīng)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fēng)與辛棄疾相近,抒發(fā)抗金抱負(fù)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yù),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 ? 劉過的詩(359篇)

猜你喜歡

瑞鶴仙·向陽看未足

宋代劉瀾

向陽看未足。更露立闌干,日高人獨(dú)。江空佩鳴玉。問煙鬟霞臉,為誰膏沐。情間景淑。嫁東風(fēng)、無媒自卜。鳳臺高,貪伴吹笙,驚下九天霜鵠。紅蹙?;ㄩ_不到,杜老溪壯,已公茅屋。山城水國。歡易斷,夢難續(xù)。記年時馬上,人酣花醉,樂奏開元舊曲。夜歸來,駕錦漫天,絳紗萬燭。

東園宴罷

明代朱誠泳

三分春色正當(dāng)中,媚景撩人處處同。斜日小亭人醉后,杏花香散一簾風(fēng)。

春日山居即事五首 其三

明代王廷陳

筑室清溪曲,為園古道傍。苔痕侵戶牖,云色上衣裳。

牧笛依青草,漁舟隱綠楊。偶然幽興愜,搔首放歌長。

句 其一

宋代洪朋

好在龍沙黃,俄入鸞江碧。

次韻黃子馀惠雙井茶二首 其一

宋代洪適

荻花楓葉醉為鄉(xiāng),每憶臨分一鼎香。枉費(fèi)光陰驚老大,略無治行愧循良。

歸心來往雞豚社,清思消磨雁鶩行。且喜弦歌馀樂地,好詩句句挾風(fēng)霜。

黃淡思歌 其一

明代李攀龍

腸作轆轤轉(zhuǎn),淚作素綆垂。獨(dú)坐不能言,傍知思憶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