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經·夜來西風里譯文及注釋
譯文
傍晚時分,展翅高飛的大鵬乘著強勁的秋風,翱翔在九天云海之上。而自己卻是一個困居中原的平民百姓,上天無力??杀?,這境況不知道故人知不知道?心里有登樓的意愿,但可恨沒有通天的樓梯。
注釋
南呂:宮調名,南呂宮為十二宮調之一。金字經:南呂宮曲牌,又名“閱金經”“西番經”,亦可入雙調,定格句式為五五七、一五、三五,七句七韻。
九天:九重天,極言天之高遠。鵬鶚(è):均屬鷹類,此以自謂。鵬,一作“雕”。
中原:泛指黃河中、下游地區(qū)。布衣:指平民百姓。
登樓意:東漢末王粲依附荊州刺史劉表,不被重用,郁郁不樂,曾登湖北當陽縣城樓,并作《登樓賦》以明志抒懷。
上天梯:隱指進身為官的階梯。
參考資料:
1、滕 森.元曲三百首彩圖館.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6:80
2、解玉峰 編注.元曲三百首.北京:中華書局,2016:51
3、王星琦.元曲三百首注評.南京:鳳凰出版社,2015:50-51
金字經·夜來西風里創(chuàng)作背景
此曲當作于馬致遠青年時期。當時正當蒙古統(tǒng)一南北之際,他親身經歷了這一動亂的歷史。他可能到過江漢、登過當陽縣的城樓,吊古傷今,想到自己的天涯落魄,于是創(chuàng)作了此曲。
參考資料:
1、蔣星煜 等.元曲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234
金字經·夜來西風里鑒賞
馬致遠這首《金字經》寫他投謁不遇、天涯淪落之悲。
此曲以景起興,也有人認為開頭兩句是夢境。接著連續(xù)化用了兩個典故?!熬盘禊i鶚飛”,隱用了杜甫《奉贈嚴八閣老》“蛟龍得云雨,雕鶚在秋天”的意境。雕鶚搏擊長空,青云得志,恰為下文布衣潦倒的悲慨作一反襯?!袄分性徊家隆?,化用了《下第》的詩句。金朝詩人李汾《下第》詩云:“學劍攻書事兩違,回首三十四年非。東風萬里衡門下,依舊中原一布衣?!薄熬盘臁迸c“中原”一高一下,可謂“霄壤之別”。一個在九天中展翅高飛,一個卻在功名場中“困煞”,構成鮮明的對比?!袄贰庇謱懗隽俗髡叩陌脨琅c焦灼。他想盡辦法改變命運,卻始終不能如愿以償,只能大嘆一聲“悲”?!氨弊鳛橐蛔志湓诖藭r逼出,恰到好處,頗似從心底里迸發(fā)出的一聲嘆息。作者無奈的心情盡在這“悲”之中?!肮嗜恕币痪洌痔韺懗鲎髡叽藭r的孤獨。
作者不甘“困煞”,而又無法解脫的深憤,在末兩句中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暗菢恰毖a示出詩人抒感的地點,那西風雕鶚正是登高所見的景致,“登樓”又是文人臨高憑眺、感懷起興的習慣舉動,所謂“登茲樓以四望,聊假日以鎖憂”(王粲《登樓賦》)。然而“樓”與“九天”畢竟相去過遠?!昂逕o上天梯”,既是實情,又是借喻,虛實相兼,增添了全曲悲涼沉郁的氣氛。小令短短七句,將悲秋、不遇、孤獨、失路的種種怨憤盡數(shù)包容,可以見出作者遣詞命意的成熟功力。
這支小令以極其豪邁的語言,表現(xiàn)極其沉痛的情感,使人倍覺其沉痛。馬致遠的前期雖屢遭困頓而豪氣猶在,豪放之中多有層面激抗爭之音,這和其晚年作品的基調有所不同。
馬致遠簡介
唐代·馬致遠的簡介
![馬致遠](/d/file/p/ecb842032b8f56847dac32fd17fea9ed.jpg)
馬致遠(1250年-1321年),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說(馬致遠是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人,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他的年輩晚于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當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當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
...〔 ? 馬致遠的詩(10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