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司空圖的詩 > 白菊雜書四首

白菊雜書四首

[唐代]:司空圖

黃昏寒立更披襟,露浥清香悅道心。

卻笑誰家扃繡戶,正薰龍麝暖鴛衾。

四面云屏一帶天,是非斷得自翛然。

此生只是償詩債,白菊開時最不眠。

狂才不足自英雄,仆妾驅(qū)令學(xué)販舂。

侯印幾人封萬戶,儂家只辦買孤峰。

黃鸝囀處誰同聽,白菊開時且剩過。

漫道南朝足流品,由來叔寶不宜多。

白菊雜書四首鑒賞

  司空圖是唐代創(chuàng)作詠菊詩數(shù)量最多、成就最為顯著的詩人之一。他的大部分詠菊詩都是七絕,篇幅雖然不長,但意蘊(yùn)豐富、含義深刻,顯得別有韻致。

  這組詠白菊的雜詩共四首,主要內(nèi)容都是通過贊美白菊花來表達(dá)自己的情感與態(tài)度。其中第三首寫得最好。這里白菊其實(shí)只是一個引子,詩人要表達(dá)的是自己豁達(dá)、灑脫的人生態(tài)度。天空中的云層像屏風(fēng)一樣厚實(shí)緊密,只留下像一條帶子一樣的天空,給人以一種較為壓抑的感覺,但詩人心中卻因?qū)m世間的是是非非能有清楚的判斷而顯得悠然自得。與此形成對比的是,白菊花盛開的時候,自己卻心事重重,不能順利入睡。其原因是,詩人此生更看重的是賞菊吟詩、陶冶性靈,沒能在菊花開放的時候?qū)懸皇缀迷?,總覺得像是欠了別人的債務(wù)一樣,難怪詩人內(nèi)心里難以安寧了。這首詩中,白菊花雖然只是一個引子,但詩人對之的喜愛、贊賞之情表露無遺。

司空圖簡介

唐代·司空圖的簡介

司空圖

司空圖(837~908)晚唐詩人、詩論家。字表圣,自號知非子,又號耐辱居士。祖籍臨淮(今安徽泗縣東南),自幼隨家遷居河中虞鄉(xiāng)(今山西永濟(jì))。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應(yīng)試,擢進(jìn)士上第,天復(fù)四年(904年),朱全忠召為禮部尚書,司空圖佯裝老朽不任事,被放還。后梁開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弒,他絕食而死,終年七十二歲。司空圖成就主要在詩論,《二十四詩品》為不朽之作。《全唐詩》收詩三卷。

...〔 ? 司空圖的詩(218篇)

猜你喜歡

送許云程大行奉使還瓊為宮保海公營墓

明代王弘誨

清朝耆碩里中聞,敕葬新恩借使君。海上松楸覃雨露,日邊劍舄擁風(fēng)云。

茂陵遺草歸時奏,庾嶺寒梅到處芬。知是靈均門下客,大招何處擬騷文。

沈公序亦愛亭二首 其一

宋代孫覿

吟牽東閣興,靜憩北窗眠。窟小中生月,文高迥入玄。

回看甲乙第,已到巳辰邊。不見門生莠,歌鐘尚隱然。

感懷詩二章(奉使中原署館壁)

唐代韓熙載

仆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再去江北游,舉目無相識。
金風(fēng)吹我寒,秋月為誰白。不如歸去來,江南有人憶。
未到故鄉(xiāng)時,將為故鄉(xiāng)好。及至親得歸,爭如身不到。

同樊潤州游郡東山

唐代皇甫冉

北固多陳跡,東山復(fù)盛游。鐃聲發(fā)大道,草色引行騶。
此地何時有,長江自古流。頻隨公府步,南客寄徐州。

游羅浮四首 其四

明代劉存業(yè)

抱被相隨石室中,天雞初唱海濤紅?;廾鞑欢ㄉ筋^日,呼舞無端谷口風(fēng)。

前輩書題空石蘚,野人心思只云松。神仙骨相知誰是,更踏飛云最上峰。

夏雨不絕柬張蜀望

明代楊慎

南滇六月朱夏涼,疊疊云嵐浮曉光。林花含笑遠(yuǎn)天靜,江草喚愁終日長。

闌風(fēng)伏雨淹客路,回谷深溪非我鄉(xiāng)。城隅隔手不相見,車馬經(jīng)過淋潦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