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柳永的詩 >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宋代]: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闌通欄)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長時間倚靠在高樓的欄桿上,微風拂面一絲絲一細細,望不盡的春日離愁,沮喪憂愁從遙遠無邊的天際升起。碧綠的草色,飄忽繚繞的云靄霧氣掩映在落日余暉里,默默無言誰理解我靠在欄桿上的心情。

打算把放蕩不羈的心情給灌醉,舉杯高歌,勉強歡笑反而覺得毫無意味。我日漸消瘦下去卻始終不感到懊悔,寧愿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注釋

佇倚危樓:長時間依靠在高樓的欄桿上。佇,久立。危樓,高樓。

望極:極目遠望。

黯黯:迷蒙不明,形容心情沮喪憂愁。

生天際:從遙遠無邊的天際升起

煙光:飄忽繚繞的云靄霧氣。

會:理解。

闌:同“欄”。

擬把:打算。

疏狂:狂放不羈。

強(qiǎng)樂:勉強歡笑。強,勉強。

衣帶漸寬:指人逐漸消瘦。

消得:值得,能忍受得了。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鑒賞

  這是一首懷人之作。詞人把漂泊異鄉(xiāng)的落魄感受,同懷念意中人的纏綿情思結合在一起寫,采用“曲徑通幽”的表現(xiàn)方式,抒情寫景,感情真摯。

  上片首先說登樓引起了“春愁”:“佇倚危樓風細細?!比~只此一句敘事,便把主人公的外形像一幅剪紙那樣突現(xiàn)出來了?!帮L細細”,帶寫一筆景物,為這幅剪影添加了一點背景,使畫面立刻活躍起來了。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這首詞開頭三句是說,我長時間倚靠在高樓的欄桿上,微風拂面一絲絲一細細,忘不盡的春日離愁,沮喪憂愁從遙遠無邊的天際升起。他首先說登樓引起了“春愁”。全詞只有首句是敘事,其余全是抒情,但是只此一句,便把主人公外在的形象像一幅剪紙那樣凸顯出來了。他一個人久久的佇立在高樓之上,向遠處眺望?!帮L細細”,帶寫一筆景物,為這幅剪影添加了一點背景,使畫面立刻活躍起來了。他佇立樓頭,極目天涯,一種黯然銷魂的“春愁”油然而生?!按撼睢庇贮c明了時令。

  “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寫主人公的孤單凄涼之感。前一句用景物描寫點明時間,可以知道,他久久地站立樓頭眺望,時已黃昏還不忍離去。“草色煙光”寫春天景色極為生動逼真。春草,鋪地如茵,登高下望,夕陽的余輝下,閃爍著一層迷蒙的如煙似霧的光色。一種極為凄美的景色,再加上“殘照”二字,便又多了一層感傷的色彩,為下一句抒情定下基調(diào)?!盁o言誰會憑欄意”,因為沒有人理解他登高遠望的心情,所以他默默無言。有“春愁”又無可訴說,這雖然不是“春愁”本身的內(nèi)容,卻加重了“春愁”的愁苦滋味。作者并沒有說出他的“春愁”是什么,卻又掉轉筆墨,埋怨起別人不理解他的心情來了。詞人在這里閃爍其辭,讓讀者捉摸不定。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毕缕叭涫钦f,打算把放蕩不羈的心情給灌醉,舉杯高歌勉強歡笑反而覺得毫無意味。詞人的生花妙筆真是神出鬼沒。讀者越是想知道他的春愁從何而來,他越是不講,偏偏把筆宕開,寫他如何苦中求樂。他已經(jīng)深深體會到“春愁”的深沉,單靠自身的力量是難以排遣的,所以他要借助于酒,借酒澆愁。詞人說得很清楚,目的是圖一醉,并不是對飲酒真的有什么樂趣。為了追求這一“醉”,他“疏狂”,不拘形跡,只要醉了就行。不僅要痛飲,還要“對酒當歌”,借放聲高歌來抒發(fā)他的愁懷。結果如何呢?他失敗了。沒有真正歡樂的心情,卻要強顏歡笑,這“強樂”本身就是痛苦的一種表現(xiàn),哪里還有興味可談呢?,歡樂而無味,正是說明“春愁”的纏綿執(zhí)著,是解脫不了的,排遣不去的。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蹦﹥删涫钦f,我日漸消瘦下去卻始終不感到懊悔,寧愿為她消瘦的精神萎靡神色憔悴。為什么這種“春愁”如此執(zhí)著呢?至此,作者才透露出這是一種堅貞不渝的感情。他的滿懷愁緒之所以揮之不去,正是因為他不僅不想擺脫這“春愁”的糾纏。甚至還“衣帶漸寬終不悔”,心甘情愿的被春愁所折磨,即使形容漸漸憔悴、瘦骨伶仃,也是值得的,也絕不后悔。至此,已經(jīng)信誓旦旦了。究竟是什么使得抒情的主人公鐘情若此呢?直到詞的最后一句才一語破的:“為伊消得人憔悴”——原來是為了她!。

  這首詞妙緊拓“春愁”即“相思”,卻又遲遲不肯說破,只是從字里行間向讀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寫到了,卻又煞住,調(diào)轉筆墨,如此影影綽綽,撲朔迷離,千回百折,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相大白。在詞的最后兩句相思感情達到高潮的時候,戛然而止,激情回蕩,又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柳永簡介

唐代·柳永的簡介

柳永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chuàng)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fā)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 ? 柳永的詩(290篇)

猜你喜歡

觀云

宋代陳長方

浮云聚散復西東,此處容君一線通。

全體露時如不領,問君何日解相逢。

秋夜言懷次高克明韻 其二

明代祁順

吏隱從容際盛時,東華車馬任奔馳。天生性分窮何損,雪作襟懷涅不緇。

客邸秋光閑里度,故園山色望中疑。黃花舊有柴桑約,歲晚相尋莫遣遲。

陳五主

明代郭之奇

可憐巴馬蔽黃塵,夷兇剪亂遂為陳。已知同泰終危國,何事莊嚴又舍身。

始興王子興勞苦,刺閨投石夜頻頻。妄希泰伯為三讓,錯認姬公乃世臣。

和蕭參議游岳麓八絕 其五

宋代王炎

清風峽里水清泠,不但琮琤可靜聽。秋桂秋蘭在深谷,更堪鼻觀挹幽馨。

別家后次飛狐西即事

唐代馬戴

遠歸從此別,親愛失天涯。去國頻回首,方秋不在家。
鳴蛩聞塞路,冷雁背龍沙。西次桑干曲,洲中見荻花。

留別臺中人士 其五

清代姚瑩

城狐社鼠屢驚騷,廟算頻煩圣主勞。百尺豐碑銘上將,萬家新鬼哭寒潮。

書生殄賊皆能武,草澤從公豈待招!幾輩白頭今日在,天教忠義翊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