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楊炎正的詩 > 水調(diào)歌頭·登多景樓

水調(diào)歌頭·登多景樓

[宋代]:楊炎正

寒眼亂空闊,客意不勝秋。強呼斗酒,發(fā)興特上最高樓。舒卷江山圖畫,應答龍魚悲嘯,不暇愿詩愁。風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憐報國無路,空白一分頭。都把平生意氣,只做如今憔悴,歲晚若為謀。此意仗江月,分付與沙鷗。

水調(diào)歌頭·登多景樓創(chuàng)作背景

  淳熙五年(1178年),詞人與辛棄疾二人從水路旅游,經(jīng)過揚州,登上了多景樓,感懷傷景,不能自已,于是寫下了這首詞。

參考資料:

1、劉石主編;清華大學《宋詞鑒賞大辭典》編寫組編.宋詞鑒賞大辭典:中華書局,2011.08:第1057頁

楊炎正簡介

唐代·楊炎正的簡介

楊炎正

楊炎正(1145—?)字濟翁,廬陵(今江西吉安)人,楊萬里之族弟。慶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鏜,為寧縣簿。六年,除架閣指揮,尋罷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論劾,詔與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論罷,改知瓊州,官至安撫使。楊炎正與辛棄疾交誼甚厚,多有酬唱。

...〔 ? 楊炎正的詩(69篇)

猜你喜歡

次韻昌甫所寄 其三

宋代韓淲

催景陰陽長短宵,天回星紀又玄枵。霜寒草野真無惡,雨濕禾場正不聊。

薄晚固宜山色遠,經(jīng)冬猶未水痕銷。私家一飽官何恤,寂寂閒中歲月飄。

與廣州庠友羅道卿同謁倫白山太史索家君竹小隱序后數(shù)日賦一絕以速之

明代張?zhí)熨x

萬丈龍門未易過,感君指引渡風波。海頭多少傍人眼,不濟于今將若何。

同苗發(fā)慈恩寺避暑

唐代李端

追涼尋寶剎,畏日望璇題。臥草同鴛侶,臨池似虎溪。
樹閑人跡外,山晚鳥行西。若問無心法,蓮花隔淤泥。

題許宜之三詩卷 其二 文會堂

元代曹伯啟

講明圣學遠方來,仁宅居安義路開。多少紅塵名利窟,歲時相遇只銜杯。

與沈五官李提點飲酒席間作七首

宋代釋道濟

昔日曾聞李謫仙,飲酒一斗詩百篇。

感君慨賜無慳吝,貧衲保嘗出口涎。

美人臨鏡 其二

明代袁宏道

強起淹馀睡,柔多艷亦多。笑時添兩靨,恨至疊雙蛾。

印指生寒暈,分釵割水波。休將月月比,仙子不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