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夢

[宋代]:李清照

曉夢隨疏鐘,飄然躡云霞。

因緣安期生,邂逅萼(è)綠華。

秋風(fēng)正無賴,吹盡玉井花。

共看藕如船,同食棗如瓜。

翩翩坐上客,意妙語亦佳。

嘲辭斗詭辯,活火分新茶。

雖非助帝功,其樂莫可涯。

人生能如此,何必歸故家。

起來斂衣坐,掩耳厭喧嘩。

心知不可見,念念猶咨嗟。

曉夢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作年難以考證。研究者有定它為南宋滅亡作者南渡以后所作的。也有人認(rèn)為不能完全排除作者在南渡之前,離家日久之時,也有可能說出這樣的話來。

參考資料:

1、陳祖美.李清照作品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9月版:第171-176頁

曉夢鑒賞

因緣安期生,邂逅萼綠華。

  這是一首記夢詩,李清照的記夢詩僅此一首。下面是中國古典文學(xué)普及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韻文學(xué)會常務(wù)理事、中國詩學(xué)研究會常務(wù)理事蔡義江教授對此詩的賞析。

  五言古體詩以不換韻為正格,此詩便是一韻到底的。但它在內(nèi)容安排上,卻有點像那種四句一換韻的詩:每四句各成一小段落。詩題即首句起頭二字,這是風(fēng)謠樂府傳統(tǒng)中之通例,詩中亦常有。此詩寫作者某天早晨睡起前夢幻中的一番游仙經(jīng)歷以及醒來后的感慨。

  “曉夢隨疏鐘,飄然躡云霞。因緣安期生,邂逅萼綠華?!毕葦⑷雺粲鱿伞7鲿郧白髡咭欢刃褋?,又隨著鐘聲進入夢境,“疏”字形容鐘聲緩而輕,這恰好能起催眠作用。飄忽身輕,躋入云霞。從飄飄欲仙,到夢見仙人,就十分自然。在仙人中,作者舉了人們熟知的安期生和萼綠華。可能同是女性的緣故,作者似乎對遇到萼綠華顯得特別高興。

  “秋風(fēng)正無賴,吹盡玉井花。共看藕如船,同食棗如瓜。”據(jù)韓愈描寫,玉井蓮開花高達十丈,它的根藕當(dāng)然也會大得像條船了;由藕說到棗,按比例擴大,天衣無縫地將李少君說安期生“食巨棗大如瓜”的話用上了。與仙人們在一起,其興奮愉悅之情洋溢紙上。

  “翩翩坐上客,意妙語亦佳。嘲辭斗詭辯,活火分新茶?!边@四句寫人物志趣風(fēng)貌,敘寫諸仙座中以嘲謔取樂、分茶為戲情狀。意妙、語佳、思捷、手巧,加之風(fēng)度翩翩,真是無一不好。雖說只是夢中幻境,實際上卻完全是作者自己生活理想的反映。所以,敘來也充滿熱情。

  “雖非助帝功,其樂莫可涯。人生能如此,何必歸故家。”寫自己對神仙生活的羨慕和感慨。這樣的意識通常總是在夢回清醒之后才會產(chǎn)生的。這里作者正是以感想來代替敘述,略去如何從夢中驚醒過來的描寫,使詩意更為緊湊,過渡了無痕跡,又簡省了很多筆墨。

  “起來斂衣坐,掩耳厭喧嘩。心知不可見,念念猶咨嗟?!弊詈笱a明醒來以后,尚對夢境無限留戀。醒來后作者陷入了沉思。“喧嘩”包含著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yōu)槊檬Ъ姞幉灰训囊馑?,對此夢中所見,更覺得可“厭”。這是從對夢境和現(xiàn)實的相反感受寫。明知是幻夢而猶念念不已,則是從理智和感情的矛盾狀態(tài)寫。這樣來寫內(nèi)心的強烈感受,是深刻而真實的。

  此詩借美好的夢境來寄托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同時反襯出現(xiàn)實生活之可“厭”。構(gòu)思命意上,也許受到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的一些影響。不過,李白詩在卒章顯志時,能昂首揚眉,表現(xiàn)得傲骨嶙峋;而李清照這首詩,卻只是作者無可奈何的嘆息。

李清照簡介

唐代·李清照的簡介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diào)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diào)協(xié)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fēng)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 ? 李清照的詩(119篇)

猜你喜歡

題西山庵

明代藍仁

空山寂寂守巖扃,獨鶴棲棲傍草亭。曉鏡又催霜雪白,秋衣不換芰荷青。

仙人住處多栽藥,野老來時或負苓。同氣凋零衰朽在,百年光景似晨星。

畫松

明代童軒

曾是陶公手種來,山中風(fēng)雨老莓苔。佇看貢入明堂用,還似當(dāng)年宰相才。

念奴嬌?巴山坐雨,久不得舍弟書

近代陳匪石

夜來風(fēng)雨,信天涯、一樣清明寒食。冶翠嬌紅渾見慣,夢里鄉(xiāng)愁如織。

冢臥狐貍,灰飛蝴蝶,到處殘鵑泣??粘浅贝颍瑬|邊淮月無色。

社后已未始雨酒邊書

元代方回

今年五月梅,晝夜雨不止。

及茲七八月,一旱乃如此。

大茅峰四絕句

宋代陸文圭

羊腸九折路盤嶇,不覺勝身上太虛。

失腳從知高處險,西風(fēng)斜日旱回車。

嬴惠庵十景詩為鄧元宇將軍賦 其四 石竇泉香

明代王弘誨

季子坡翁懷古間,松楸石竇水潺湲。源源本本鐘情處,家在泉南第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