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葛勝仲的詩 > 點(diǎn)絳唇·縣齋愁坐作

點(diǎn)絳唇·縣齋愁坐作

[宋代]:葛勝仲

秋晚寒齋,藜床香篆橫輕霧。閑愁幾許。夢逐芭蕉雨。

云外哀鴻,似替幽人語。歸不去。亂山無數(shù)。斜日荒城鼓。

點(diǎn)絳唇·縣齋愁坐作鑒賞

  此篇寫詞人在縣衙愁坐的情思。開章“秋晚寒齋”一句,寫出了詞人愁坐的時間、地點(diǎn):寒秋季節(jié),傍晚時分,“齋”指縣衙齋室,點(diǎn)明了地點(diǎn),呼應(yīng)了詞題。抒情主人公坐在簡陋的藜木床上愁思悶想,看如篆字的熏香裊裊,似輕霧橫飄,“香篆橫輕霧”在詞中既是寫實(shí),更有比興作用,那縈回的篆香如愁緒徘徊,那橫飛的輕霧像悲思幾縷。“閑愁幾許”以直接抒情之筆,寫此時此刻內(nèi)心獨(dú)特感受。這愁是什么?是離家背井的鄉(xiāng)愁,是久別妻室的相思,是羈臣遠(yuǎn)謫的憂慮……。詞人沒有明指,只寫了一個“閑”字,令讀者想像,去品味?!皦糁鸢沤队辍币痪漕H為精妙?!鞍沤队辍笔且粋€悲愁意象,“雨打芭蕉,分明葉上心頭滴”。“香篆橫輕霧”這一視覺形象已將詞人引入夢幻之中,“夢逐芭蕉雨”這一聽覺形象又使詞人在夢幻之中聽到雨打芭蕉的淅瀝之聲,在夢幻中仿佛覺得淅瀝的雨不是滴在葉上,而是敲擊著自己的心頭,這豈不更加濃了幾許愁思?這句中的“逐”字下得好,將詞人追尋“芭蕉雨”的悲愁意象主動化了,從而強(qiáng)調(diào)了“芭蕉雨”是情中景,是為表現(xiàn)愁情而設(shè)景;如果改為“聽”字,則是強(qiáng)調(diào)了“芭蕉雨”的客體存在,其藝術(shù)效果是頗不相同的。

  下片繼續(xù)寫詞人在寒齋內(nèi)所見所感?!霸仆獍?,似替幽人語”寫詞人仰望室外,只見天高云淡。孤鴻遠(yuǎn)去,聽見那雁聲凄厲,如泣如訴,好象替幽人低語,傾訴衷腸。詞人將孤雁與幽人類比,因兩者有可比性,孤鴻獨(dú)飛天涯,幽人羈旅他鄉(xiāng),其孤寂凄涼是相同的。一個“替”字將兩者關(guān)系聯(lián)系得更緊密了。然而大雁秋去春來,還有歸鄉(xiāng)之時,而自己呢?卻是羈臣遠(yuǎn)謫難得返鄉(xiāng),故詞人感慨道:“歸不去”。這三字有多少悲哀與辛酸,有多少惆悵與憤慨。這種感情曾反復(fù)抒發(fā)過:“流落天涯,憔悴一衰翁”(《江神子》),“羈懷都在,鬢上眉頭。似休文瘦,久通恨,子山愁。”(《行香子》),“暮暮來時騷客賦”,“天留花月伴羈臣”(《浣溪沙》)。為什么“歸不去”,詞人未明寫,而是以“亂山無數(shù)”的形象出之,“山無數(shù)”可見歸程障礙重重,著一“亂”字,更加重了歸程艱險,這“亂山無數(shù)”的形象,自然也就蘊(yùn)含了詞人心緒煩亂與憂愁。這是眼前景,更是心中景。結(jié)句“斜日荒城鼓”,暗點(diǎn)詞題“愁”字,照應(yīng)開頭,寫在深秋的斜暉中,詞人身處一片荒城之中,聽暮鼓聲聲,那遷客羈臣凄涼孤寂的感受何處訴說?最后兩句之妙,在于以景結(jié)情,那亂山、斜日、荒城、暮鼓,都染上了詞人的主觀色彩,加深了題旨的表達(dá)。

  全篇緊緊圍繞“愁”字展開,以富有特征的景物──晚秋寒齋、芭蕉夜雨、云外哀鴻、亂山無數(shù)、斜日荒城、暮鼓聲聲,勾出了一個典型環(huán)境,有力地烘托出一位寒齋愁坐的人物形象,令讀者可以見其景、聞其聲、感其情、悟其心。此真所謂“心之所思,情之所感,寓言假物,譬喻擬象”(錢鐘書語)之佳篇也。

葛勝仲簡介

唐代·葛勝仲的簡介

葛勝仲 (1072~1144) 宋代詞人,字魯卿,丹陽(今屬江蘇)人。紹圣四年(1097)進(jìn)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詞科。累遷國子司業(yè),官至文華閣待制。卒謚文康。宣和間曾抵制征索花鳥玩物的弊政,氣節(jié)甚偉,著名于時。與葉夢得友密,詞風(fēng)亦相近。有《丹陽詞》。

...〔 ? 葛勝仲的詩(472篇)

猜你喜歡

贈項(xiàng)子全

明代朱同

過門未識子全面,久矣逢人說項(xiàng)斯?;轮疽鸦腋兒?,宗枝還念未分時。

曾楊近古無神術(shù),盧扁于今有國醫(yī)。尚擬好風(fēng)吹杖履,夜深雨足剪園葵。

錢叔寶七十歲宴為文沽所役忽忽不暇存故人除夕把盞始悟叔寶七十誕辰遂成一律燒燭書之亦不暇辨為何語也

明代王世貞

今年今日汝七帙,明日明正又一年。海屋春偷寒意入,驪珠月向晦時懸。

碧桃送實(shí)符同至,蒼柏將圖酒并傳。手理蠹魚千萬卷,可能三度蝕神仙。

聞雁

唐代王質(zhì)

我性愛風(fēng)竹,歷耳如筦弦。兩日偶不聞,但見青摩煙。

半夜意展轉(zhuǎn),時聞雁翩翩。未能叫云月,而我獨(dú)不眠。

戛金釵

兩漢佚名

梅蕊破初寒,春來何太早。輕傅粉、向人先笑。比并年時較些少。愁底事,十分清瘦了。影靜野塘空,香寒霜月曉。風(fēng)韻減、酒醒花老??蓺⒍嗲橐说?。疏竹外、一枝斜更好。

棲賢山居十首 其三

明代釋函是

潦倒一枝筇,逍遙十里松。偶逢?duì)俦芹?,同聽石溪鐘?/p>

驟雨不出谷,晴云隱亂峰。忽然殘照起,猶見金芙蓉。

送鄭侍朗歸江西

元代宋無

中國衣冠盡,孤臣蹈海邊。

秦思魯連操,漢憶翌生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