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高蟾的詩 > 金陵晚望

金陵晚望

[唐代]:高蟾

金陵晚望譯文及注釋

譯文

金陵城曾在日暮的景色伴著浮動的云,也在秋聲里陪著落日。

這世上有無數(shù)的丹青圣手,可都畫不出內(nèi)心的傷感。

注釋

金陵:今南京。

晚翠:日暮時蒼翠的景色。

秋聲:秋天自然界的聲音,如鳥蟲叫聲,風(fēng)聲。歐陽修有《秋聲賦》,以各種比喻描摹秋天的聲響。

丹青手:畫師,畫工。丹青,圖畫。

金陵晚望鑒賞

  秋天的傍晚,詩人登上金陵(今南京)城頭遠(yuǎn)望,只見浮云落日映照著這座古城,一種滄桑之感涌上心頭。這里所說的“一片傷心”,即是指這種情緒而言。浮云落日是有形之物,丹青能畫;而“一片傷心”,乃抽象感情,所以縱有丹青妙手,也難以描繪。黃叔燦《唐詩箋注》說:“‘畫不成’三字,是‘傷心’二字這神?!闭驗楫嫴怀?,故見“傷心”之深;也正因為傷心如此,所以誰也難以傳神地畫出這種心聲。

  結(jié)尾兩句,感慨深沉。高蟾預(yù)感到唐王朝危機四伏,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末日。他為此感到苦惱,而又無能為力。

高蟾簡介

唐代·高蟾的簡介

高蟾

(約公元八八一年前后在世)字不詳,河朔間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僖宗中和初前后在世。家貧,工詩,氣勢雄偉。性倜儻,然尚氣節(jié),雖人與千金,非義勿取。十年場屋,未得一第,自傷運蹇,有“顏色如花命如葉”句。與郎中鄭谷為友,酬贈稱高先輩。乾符三年,(公元八七六年)以高侍郎之力薦,始登進(jìn)士。乾寧中,(公元八九六年左右)官至御史中丞。蟾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 ? 高蟾的詩(32篇)

猜你喜歡

次韻程弟 其八

宋代方岳

莫為盤飧烹不鳴,借公松石聽溪聲。貂蟬只是麒麟楦,寄語諸公卿自卿。

舊有歙硯雅宜墨鑱賤號于陰以亂亡去十余年

元代艾性夫

冰蠶吐絲寒玉蒼,老龍磨角玄云香,

半生食汝充饑腸。正爾悒悒傷弓亡,

到白水有感

宋代陳著

吾氣已衰颯,茲行增慘凄。

近山云易雨,積水路如溪。

澈庵招游北樓二首

近代趙熙

古寺憑江郭,高樓感眾陰。時危萬里仄,思苦百年深。

半醉天難問,多材陸豈沉。迢迢獨行者,珍重呂粱心。

雍臺

南北朝蕭衍

日落登雍臺。

佳人殊未來。

山腳散步由舍北歸

宋代陸游

空碧升團(tuán)月,江郊弄夕霏。

生涯今始是,年事古猶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