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史達祖的詩 > 喜遷鶯·月波疑滴

喜遷鶯·月波疑滴

[宋代]:史達祖

月波疑滴,望玉壺天近,了無塵隔。翠眼圈花,冰絲織練,黃道寶光相直。自憐詩酒瘦,難應(yīng)接許多春色。最無賴,是隨香趁燭,曾伴狂客。

蹤跡,漫記憶,老了杜郎,忍聽東風笛。柳院燈疏,梅廳雪在,誰與細傾春碧?舊情拘未定,猶自學當年游歷。怕萬一,誤玉人寒夜,窗際簾隙。

喜遷鶯·月波疑滴譯文及注釋

譯文

月波涓涓真擔心它會下滴,望玉壺般的明月銀天近在眼前,澄澈如鏡沒有一絲灰塵阻隔。各式彩燈五光十色花團錦簇,都是用透明的絲絹織就,月光和燈光交相映射??蓱z我因詩酒而消瘦,難以接受這太多迷人春色。感到最可喜的還是,拿著燭帶著香,去陪伴那些風流狂客。

舊日游蹤隱約還能記得,歲月催老了杜郎,怎忍心去聽東風中的幽笛。楊柳院中燈火疏落,寒梅廳堂還留有殘雪,誰和我一起細品新酒春碧?舊日的風情難以拘束,還要去學當年那樣游歷。怕的是萬一,誤了寒夜里美人在窗邊簾縫的約期。

注釋

喜遷鶯:詞牌名。有小令、長調(diào)兩體。小令起于唐 ,長調(diào)起于宋 。又名《早梅芳》、《春光好》、《烘春桃李》、《喜遷鶯令》、《萬年枝》、《燕歸來》、《鶴沖天》等。

月波:指月光。月光似水,故稱。

玉壺:比喻月亮。

塵隔:塵埃。

翠眼圈花:指各式花燈。

冰絲:指冰蠶所吐的絲。常用作蠶絲的美稱。

黃道寶光相直:指燈光與月光交相輝映。黃道:原指太陽在天空周年運行的軌道。

杜郎:杜牧,此用于自指。

春碧:酒名。

玉人:容貌美麗的人。

參考資料:

1、上彊邨民(編) 蔡義江(解). 宋詞三百首全解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8/11/1 :第251-252頁

2、呂明濤,谷學彝編著 .宋詞三百首.北京:中華書局 ,2009.7 : 第238頁

喜遷鶯·月波疑滴鑒賞

  在詠元宵節(jié)詞中、此篇頗具特色。上闋前幾句,突出正月十五月夜的清明,與詞人情緒和諧一致?!白顭o賴”轉(zhuǎn)為憶舊,追想往事但用筆極為概括。下闋開頭“蹤跡”緊承上闋后兩句。“忍聽”又回到眼前?!芭f情”句翻出一意,“猶自學當年”,作者又煥發(fā)出青春朝氣。詞中極細致地表述了人對青春少年的浪漫行徑回憶時發(fā)生的心理動蕩,將人的心理活動描寫得委婉而真實。

  上片先寫元夜花燈與月交相輝映的景觀,后寫自己沉迷詩酒、愈加消瘦,無心賞景的寂寞心境。前三句寫滿月,詞人以“月波”,“玉壺”等詞眼,寫出元宵夜月之美,讓人為之動容;“翠眼”三句寫花燈,將讀者帶入一個五光十色的世界,渲染了一派溫馨歡樂的節(jié)日氣氛;“自憐”三句陡然轉(zhuǎn)到自身,寫自己因沉浸詩酒而消瘦憔悴,沒有興致賞春色,抒發(fā)了自傷孤獨的心情。上片以世俗的熱鬧反襯詞人的寂寞,極具藝術(shù)特色。

  下片思昔撫今,先追憶少時游歷的豪興,再寫此刻的消瘦憔悴、無心賞景,兩相對照,抒發(fā)了凄驚苦悶的心情?!佰欅E,漫記憶”由上片后兩句而來,引出“柳院燈疏”后三句,寫自己獨尋舊日蹤跡,看到柳院依然是燈火稀疏,梅廳積存的殘雪仍在,但能與誰一起“細傾春碧”?詞人運用反問句式,增強了抒情色彩。“老了杜郎”兩句寫眼前景:如今杜郎已老,再不敢聽東風笛,因為柳院梅廳仍在,可情人已去,庭院空空。此情此景令詞人油然而生物是人非之感?!芭f情”四句寫自己為何尋訪昔日蹤跡,原來是舊情難忘,想學當年的狂蕩,恐怕誤了寒夜與情人簾隙的約會。全詞情景交融,感情真摯。

史達祖簡介

唐代·史達祖的簡介

史達祖1163~1220?年,字邦卿,號梅溪,汴(河南開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過幕僚。韓侂胄當國時,他是最親信的堂吏,負責撰擬文書。韓敗,史牽連受黥刑,死于貧困中。史達祖的詞以詠物為長,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還在寧宗朝北行使金,這一部分的北行詞,充滿了沉痛的家國之感。今傳有《梅溪詞》。存詞112首。

...〔 ? 史達祖的詩(139篇)

猜你喜歡

秦樓月 關(guān)盼盼

清代武鐵峰

春寂寂。落紅飛滿闌干碧。闌干碧。危樓空結(jié)。素心誰白。

去年歸燕今年識。獨留清怨千秋惜。千秋惜,畫成纖影,試臨風說。

奉和圣制登蒲州逍遙樓應(yīng)制

唐代蘇颋

在昔堯舜禹,遺塵成典謨。圣皇東巡狩,況乃經(jīng)此都。
樓觀紛迤邐,河山幾縈紆。緬懷祖宗業(yè),相繼文武圖。
尚德既無險,觀風諒有孚。豈如汾水上,簫鼓事游娛。

虞好古挽辭

宋代史浩

躡屩擔簦不厭頻,治安有策上嚴宸。朝為逆旅馬助教,暮作南昌梅子真。

豈是天教亡寸祿,祇應(yīng)身欲到三神。從今遂泯凌云氣,掛劍寒松淚滿巾。

夏夕戲作艷曲

明代韓上桂

浣沙溪上纻羅輕,少小吹笙學鳳鳴。近水荷花貪并蒂,依人燕雀羨雙成。

舞長自喜迎仙袂,燭滅何須絕客纓。已遣風光牽宿醉,獨無涼雨解新酲。

贈太傅中書令張文節(jié)公挽詞三首 其三

宋代宋庠

平日開黃閣,茲辰奠素旗。留侯嘗辟谷,巖說遂騎箕。

天迥哀笳咽,林長導翣遲。行人此墮淚,何必峴亭碑。

燭影搖紅·為木公丈題肥遁廬圖

近代袁榮法

四合烽煙,更無閒地悲離黍。舊家池館閉東風,嗚咽淮流語。

海上紅桑萬畝。駕樓臺、珠塵繡霧。吟壺一粟。戢影繁華,崚扃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