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杜牧的詩 > 酬張祜處士見寄長句四韻

酬張祜處士見寄長句四韻

[唐代]:杜牧

七子論詩誰似公,曹劉須在指揮中。

薦衡昔日知文舉,乞火無人作蒯通。

北極樓臺長掛夢,西江波浪遠吞空。

可憐故國三千里,虛唱歌詞滿六宮。

酬張祜處士見寄長句四韻譯文及注釋

譯文

建安七子論作詩哪個比得此公?曹植劉楨也應(yīng)當在您指揮之中。

雖知當日推薦禰衡有個孔文舉,可嘆沒有人再作“乞火”的蒯通。

朝廷的樓臺常常牽動您的魂夢,像那西江波濤遠遠遮蔽天空。

可惜您“故國三千里"的名句,白白地傳唱在皇帝的后宮。

注釋

長句:指七言詩。

七子:指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yīng)玚、劉楨。

曹劉:曹植、劉楨,二人是當時著名的詩人。

薦:舉薦。衡:禰衡。文舉:孔融字文舉。禰衡是漢末辭賦家,性格剛強??兹趷燮洳?,上書推薦他。句后原注:“令狐相公曹表薦處士?!绷詈喙戳詈?/p>

“乞火”句:乞火:用漢代蒯通典故,詳見《漢書·蒯通傳》。蒯通當時任曹參門客,曾為兩位隱士說好話,使曹參重用他們。令狐楚表薦張祜,穆宗問元稹,元稹貶低張祜,穆宗終不用張祜。

北極:指北極星,此處喻朝廷。掛夢:夢中思念。

西江:從西面來的大江,即長江。張祜居地丹陽(今江蘇丹陽)近長江。

可憐:可惜。故國三千里:張祜《宮詞》:“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一聲河滿子,雙淚落君前。”

六宮:皇帝的后宮。

參考資料:

1、章培恒,安平秋,馬樟根.杜牧詩文選譯 修訂版:鳳凰出版社,2011.05:第98頁

2、任文京.杜牧詩歌精選:花山文藝出版社,1996.01:第92頁

酬張祜處士見寄長句四韻創(chuàng)作背景

  該詩作于會昌五年(845),杜牧時任池州刺史。張祜,見《登池州九峰樓寄張祜》注。張祜有《江上旅泊呈池州杜員外》,此即唱和之作。

參考資料:

1、羅時進.杜牧集:鳳凰出版社,2014.10:第136頁

酬張祜處士見寄長句四韻鑒賞

  此詩從題材上來說屬于應(yīng)酬之作,但是由于詩人與張祜同是懷才不遇,深有感觸而發(fā),故而這首和詩寫得很有真情與深度。

  首聯(lián)盛贊張祜詩才高絕:他的才華高過建安七子,連曹植與劉楨都不在話下。這顯然是杜牧對張祜的過譽之詞,但由于是古人贈答詩中常見的客套話,也就無足深怪。

  頷聯(lián)敘述張祜的不平遭遇:他曾得宰相令狐楚的薦舉,就像當日孔融推薦禰衡一樣;但是他卻沒有遇著蒯通那樣的人為之旁敲側(cè)擊說好話,卻碰到了說壞話的元稹,以至于終身沒有得到施展抱負的機會。此處詩人使用正反兩個典故,十分含蓄而得當。

  頸聯(lián)表現(xiàn)張祜對朝廷不改其忠貞,隱居鄉(xiāng)野之間也不放棄自己的志向:他在夢中還一直牽掛朝廷,他的胸懷就像流經(jīng)住處的長江一樣浩大,有并吞萬里長空之勢。以“北極”比喻朝廷是詩中所常用的,而下句的“西江”既在形式上與上句的“北極”構(gòu)成對仗,是對自然環(huán)境的描寫,也是張祜胸懷抱負的曲喻,在修辭上十分巧妙。

  尾聯(lián)歸結(jié)到張祜文才高妙而不得重用的不幸遭遇上:他所作的《宮詞》,在皇帝的后宮中被宮女們廣泛傳唱著,可是又有什么用呢?這并不能對他的身世遭遇有所改變,所以說是“虛唱”;而“故國三千里”,一方面是張祜《官詞》的原句,另一方面也是暗示張祜隱居鄉(xiāng)野之間,距離朝廷十分遙遠。全詩就在這深沉的慨嘆之中戛然終止,給人留下無窮感嘆。

  此詩使用典故巧妙自然,感情真摯深沉,寫得有氣勢,表現(xiàn)了杜牧對張祜的贊賞。當時的詩人鄭谷,故稱有詩吟詠此事:“張生故國三千里,知者惟應(yīng)杜紫微(指杜牧,曾任紫微舍人)?!?/p>

杜牧簡介

唐代·杜牧的簡介

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 杜牧的詩(438篇)

猜你喜歡

次韻吳學錄春日山中雜興七首 其一

明代陳鎰

亂世艱難寄此身,暮年食蓼有馀辛。一春勝事成虛擲,空憶蘭亭王右軍。

游西湖

宋代釋紹嵩

西湖招提三百六,佳處如春有眉目。

一番雨過吞青空,萬頃無波鴨頭綠。

游狼山

宋代蔣之奇

一線橫大江,千螺簇層巒??胀怙w鳥沒,煙中片帆還。

送劉玉田通判歸山

宋代羅公升

詩工窮鬼妒,貌古人只譏。

達士何榮辱,閒官更是非。

頌古二十八首 其三

宋代釋道川

蝴蜂休戀舊時窼,五百郎君不奈何。欲火逼來無走路,癡心要上白牛車。

門前羊鹿權(quán)為喻,室內(nèi)啀喍總是訛。蓬?臭煙相惱處,出身不用動干戈。

艷曲十首 其十

明代胡應(yīng)麟

淥水蕩漣漪,江南日暮時。吳姬木蘭棹,越女竹枝詞。

惱殺橫塘下,紛紛輕薄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