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柳永的詩 > 滿朝歡·花隔銅壺

滿朝歡·花隔銅壺

[宋代]:柳永

花隔銅壺,露晞金掌,都門十二清曉。帝里風(fēng)光爛漫,偏愛春杪。煙輕晝永,引鶯囀上林,魚游靈沼。巷陌乍晴,香塵染惹,垂楊芳草。

因念秦樓彩鳳,楚觀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別來歲久,偶憶歡盟重到。人面桃花,未知何處,但掩朱扉悄悄。盡日佇立無言,贏得凄涼懷抱。

追憶 

滿朝歡·花隔銅壺譯文及注釋

譯文

宮門前,銅人托盤以乘天露,皇宮里風(fēng)光爛漫,我偏愛春分,輕煙在漫長的白天飄動著,引得黃鶯在皇家園林婉轉(zhuǎn)歌鳴,魚兒在皇家內(nèi)池中游蕩。街巷天氣初晴,塵土沾染著芬芳,街巷兩旁垂楊芳草。

看到這樣的景致,我因而思念起秦樓楚館里那些美麗的姑娘(歌妓),想起以前的美好歲月,我曾與她們相聚,我曾迷戀她們的歌聲和笑語。然而我離別京城已經(jīng)這么多年,如今偶然想起當年歡愛時的山盟海誓,重新回到這里。當年那些人呀,已經(jīng)不知到什么地方去了,只看見半掩的紅色門扉。面對這一切,我只有佇立在那里默默無言,現(xiàn)在只剩下我獨自一人凄涼。

注釋

春杪:春末。

歡盟:和好結(jié)盟。

柳永簡介

唐代·柳永的簡介

柳永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fēng)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chuàng)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fā)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 ? 柳永的詩(290篇)

猜你喜歡

聽簡上人吹蘆管三首

唐代張祜

蜀國僧吹蘆一枝,隴西游客淚先垂。
至今留得新聲在,卻為中原人不知。
細蘆僧管夜沈沈,越鳥巴猿寄恨吟。

為顧彥先作詩

魏晉陸機

肅肅素秋節(jié)。湛湛濃露凝。

太陽夙夜降。少陰忽已升。

聞南中流言有感 其四

明代王世貞

裁呼小草便無聞,祇為慚他誓墓文。若道長安車馬色,春風(fēng)吹作五陵云。

讀改元詔口號

宋代戴復(fù)古

伏讀改元詔,仍觀拜相麻。

競傳新政事,方見好官家。

長亭怨慢 夕陽

清代殷秉璣

看一角高樓紅暈。望斷遙天,畫欄偷憑。柳外長虹,艷魂早已化秋冷。

落花三徑。吹不去春風(fēng)影。萬古此茫茫,算多少英華消盡。

廣陵歐陽永叔贈寒林石硯屏

宋代梅堯臣

磷磷石岸上,濃淡樹林分。

隔水見寒島,暗枝藏宿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