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韓琦的詩 > 九日水閣

九日水閣

[宋代]:韓琦

池館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會重陽。

雖慚老圃秋容淡,且看黃花晚節(jié)香。

酒味已醇新過熟,蟹螯先實不須霜。

年來飲興衰難強,漫有高吟力尚狂。

九日水閣譯文及注釋

譯文

池畔的堂館已經(jīng)坍塌,古老的臺閣一片荒涼,我在此地殷勤接待嘉客,共同度過這美好重陽。

雖然慚愧古舊的園圃秋色疏淡,就像我老去的面容一樣,但請看一看晚年的氣節(jié),正如盛開的黃菊散放清香。

新釀的美酒已經(jīng)很熟,味道醇厚而又芬芳。螃蟹早就長得肥嫩,不必再等秋日的寒霜。

近年來豪飲的興致衰敗難以勉強,只有高吟詩歌的才力還十分健旺。

注釋

九日: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古代風俗,這一天要置酒賞菊。水閣:臨水而建的小閣。

池館:池苑館舍。隳摧(huī cuī):頹毀,傾毀。榭(xiè):水邊屋亭。

嘉客:佳客,貴賓。延:延請,招請。

慚:慚愧。老圃:原指老菜農(nóng)、老園丁,這里指古舊的園圃。秋容淡:亦意含雙關(guān),兼指秋光與詩人老年容色。

晚節(jié):晚年的氣節(jié)。黃花:菊花。

醇:酒味厚。新過熟:謂新釀的酒已很熟。熟,一作“熱”。

蟹螯(áo):本指蟹的第一對足,此處代指蟹,一作“蟹黃”。實:指蟹肉已長滿。

強:勉強。

漫:空。高吟:指吟詩。

參考資料:

1、錢志熙選評.宋詩一百首:岳麓書社,2011:10-11

2、劉永生.宋詩選: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18

3、張鳴.宋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26

九日水閣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秋天的一次宴請后,當時詩人正在京中任右仆射。在北宋,韓琦與范仲淹齊名,人稱韓、范,他官至中書門下平章事,權(quán)位極重,也是一代領(lǐng)袖。然而,身居高位,詩人卻頗注重晚節(jié)之保重,這是很難得的。

參考資料:

1、張鳴.宋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26

九日水閣鑒賞

  韓琦的詩平易中見深勁,比較講究煉意,但與一般的西昆體作家相比,風格又比較樸素。這首詩從水閣入題寫九日宴會的興致。

  第一句寫池館園林荒涼的感覺,寫景較工,而以疏淡見長,且與第三句“秋容淡”相呼應(yīng)。與全詩以意勝的特點很一致。第二句點出九日宴會之事,雖然池館傾圮。臺榭荒蕪,卻有嘉客來助成重陽雅集,環(huán)境雖然荒僻,人的興致卻很高,這一對比的意思一直貫穿到詩尾。

  三、四兩句正面寫九日賞菊,是韓琦的名句,這兩句借贊頌重陽時節(jié),菊花雖晚開而尤為芬芳而寄意:晚節(jié)可貴,要注重晚節(jié)。兩句含比興之意,字面上是寫菊花猶有晚香,言外之意則是表達自己有歲雖晚而節(jié)彌堅的品格。

  五、六兩句寫眼前宴會之事,重九宴會飲酒是詩歌中的傳統(tǒng)內(nèi)容,蟹螫也是展現(xiàn)文士風流雅致情趣的傳統(tǒng)意象,但此詩不僅僅是簡單借用這兩個傳統(tǒng)的重九意象,還更多地寫到了酒和蟹螯本身,這種寫日常生活中文士生活趣味的作法帶有自居易的特點。

  詩的最后寫自己年老雖不能豪飲。但詩興仍豪,有翻案之意。這樣寫詩的意思不致衰竭,章法健舉。

  韓琦這首七律,可謂信手拈來,“咸得于自然”,渾然天成。也就是詩人直抒胸臆而作詩,而不是“出于經(jīng)史”;整首詩歌體現(xiàn)的并不是在秋色里持續(xù)的的消沉,而是在一片肅殺的秋景之中強調(diào)一種高潔的人品,這正是這首詩歌能夠被人廣為流傳的主要原因之一。

韓琦簡介

唐代·韓琦的簡介

韓琦

韓琦(1008—1075年),字稚圭,自號贛叟,漢族,相州安陽(今屬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將,天圣進士。初授將作監(jiān)丞,歷樞密直學士、陜西經(jīng)略安撫副使、陜西四路經(jīng)略安撫招討使。與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時,時稱“韓范”。嘉祐元年(1056),任樞密使;三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國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寧八年卒,年六十八。謚忠獻。《宋史》有傳。著有《安陽集》五十卷?!度卧~》錄其詞四首。

...〔 ? 韓琦的詩(482篇)

猜你喜歡

恭謁孝陵

清代顧炎武

閏位窮元季,真符啟圣人。九州殊夏裔,萬古肇君臣。

武德三王后,文思二帝鄰。卜年乘王氣,定鼎屬休辰。

聞吳吏部少槐哀仆乏嗣飭內(nèi)入獄侍湯藥四首 其一

明代盧楠

宓子彈琴日,山濤謫宦時。澤梁施禁網(wǎng),鰥寡遂恩私。

未識洪鈞妙,應(yīng)沾造物奇。周南王化遠,終不負螽斯。

晚泊廖村

明代王弘誨

旅宿依沙際,帆檣兩岸陰。村舂涵樹亂,市釀傍花斟。

風定猿聲密,波澄鳥語沉??蛻蚜淖晕?,清夜聽歌音。

岳州臨江驛見亡友凌溪子題壁愴然興懷倚韻追悼 其二

明代顧璘

鸚鵡才高失帝庭,人間窮達轉(zhuǎn)冥冥。久將塵土拋金紫,自慱聲華付汗青。

避地盟寒空卜筑,招魂歌就或來聽。笛聲莫愴山陽舍,琴操期聞中散靈。

依韻和陳秘校見寄

宋代梅堯臣

郁郁東堂桂,常期接袂攀。

羽翰殊不及,蓬蓽卻空還。

慈湖中流遇大風舟危甚食時風止游靈巖寺

宋代張耒

心悸西江浪似山,眼明僧舍一窗閑。

從今要見廬山面,畫作屏風靜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