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李攀龍的詩 > 送惲員外按察郢中

送惲員外按察郢中

[明代]:李攀龍

醉擁驪駒不可留,送君花發(fā)鳳凰樓。青春開府西陵色,到日登臺北雁愁。

寒雨遠分荊楚望,白云無盡漢江流。共知人世悲難合,儻得隋珠莫暗投。

李攀龍簡介

唐代·李攀龍的簡介

李攀龍

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號滄溟,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明代著名文學家。繼“前七子”之后,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文學復古運動,為“后七子”的領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主盟文壇20余年,其影響及于清初。

...〔 ? 李攀龍的詩(882篇)

猜你喜歡

漁父

元代吳鎮(zhèn)

舴艋為舟力幾多。江頭云雨半相和。殷勤好,下長波。

半夜潮生不那何。

疊韻酬洗奕倩

明代湛若水

長嘯聲聞塞兩間,紛紛萬有到來閒。淹留廿載成何事,空載大江明月還。

二十八日夷逆以火輪船窺探三港口

清代姚燮

敢肆鮮卑膽,來從內(nèi)地窺。斤將傷到鼻,燃已急當眉。

云壓三江動,烏啼萬井危。要津猶可據(jù),吾憶李鴉兒。

送春坊董正字浙右歸覲

唐代馬戴

去覲毗陵日,秋殘建業(yè)中。莎垂石城古,山闊海門空。
灌木寒檣遠,層波皓月同。何當復讎校,春集少陽宮。

送林丈內(nèi)艱南還二首 其一

明代于慎行

慘淡歸人意,春前問去舟。參商初兩地,膠漆已三秋。

雨色低津樹,江光隱驛樓。庭花多所恨,不是錦衣游。

喚笙歌

唐代白居易

露墜萎花槿,風吹敗葉荷。老心歡樂少,秋眼感傷多。
芳歲今如此,衰翁可奈何。猶應不如醉,試遣喚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