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張家珍的詩 > 過李子草堂

過李子草堂

[明代]:張家珍

草堂卜筑依山勢,五里松陰接海潮。漁舫隔州煙火亂,江楓夾岸浦帆遙。

云深古寺時(shí)聞磬,人到窮厓忽見橋。十載亂離逢此地,好驅(qū)雞犬赴相招。

張家珍簡介

唐代·張家珍的簡介

張家珍(一六三一—一六六○),字璩子。東莞人。家玉仲弟,祖明教、父兆龍俱布衣。明桂王永歷元年(一六四七)年十六,從家玉起兵抗清。家玉歿,與總兵陳鎮(zhèn)國擁殘卒數(shù)萬于龍門以圖恢復(fù),旋以兄蔭拜錦衣衛(wèi)指揮使。廣州再破,隱于鐵園,家居養(yǎng)父,折節(jié)讀書,年未及三十而卒。遺作由友人編為《寒木居詩鈔》一卷。清陳伯陶《勝朝粵東遺民錄》卷二有傳。張家珍詩,以清光緒三十二年(一九〇六)東莞寓園祖若舊廬刊《寒木居詩鈔》為底本,參校民國二十一至二十三年東莞張伯楨纂《滄海叢書》本《張文烈遺集》附刻之《寒木居詩鈔》。

...〔 ? 張家珍的詩(86篇)

猜你喜歡

春日客感

清代李周南

暢好晴光感不勝,遠(yuǎn)游客等在家僧。生憎白發(fā)頻窺鏡,盼到黃昏早試鐙。

久坐茶香濃似酒,苦吟詩瘦冷于冰。春來何事關(guān)情甚,兩度松楸掃未曾。

自吳城至馬當(dāng)湖江八景 其三 瀑布 在匡廬

明代郭之奇

蒼屏九疊盡飛榮,風(fēng)雨千巖欲怒鳴。泉石初開天籟發(fā),水山相雜大文生。

每乘清氣陰陽御,漸出光華人世迎。不是銀河天際落,峰頭那得掛長庚。

山中

唐代方干

散拙亦自遂,粗將猿鳥同。飛泉高瀉月,獨(dú)樹迥含風(fēng)。
果落盤盂上,云生篋笥中。未甘明圣日,終作釣漁翁。

三月三日上忠襄墳,因之行散,得十絕句

宋代楊萬里

暖轎行春底見春,遮欄春色不教親。

急呼青繖小涼轎,又被春光著莫人。

晚至圣恩寺宿四宜堂

清代張岡

暮隨白云至,山月尚未出。言尋石門幽,谷口煙蘿密。

欣逢采樵人,招我入禪室。曇花空外香,石溜巖下急。

長安肆中有擁書甚富而秘不示人詩以異之

明代凌義渠

古香拂拂手摩挲,為惜牟珠剩幾多。憑仗血誠通姓字,一編高擁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