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丞赴堂邑
送李丞赴堂邑。明代。蘇伯衡。 堂邑古壯縣,地濱白通河。我等游燕冀,操舟河上過。路逢兩父老,白髭鬢皤皤。自言令斯邑,前后知幾何。豈弟如父母,張令良不多。往者不可作,來者誰同科。吏治日蕪穢,民病日沉痾。語罷還太息,繼以涕滂沱。何況十年來,無歲無干戈。黃塵迷道路,白骨
[明代]:蘇伯衡
堂邑古壯縣,地濱白通河。我等游燕冀,操舟河上過。
路逢兩父老,白髭鬢皤皤。自言令斯邑,前后知幾何。
豈弟如父母,張令良不多。往者不可作,來者誰同科。
吏治日蕪穢,民病日沉痾。語罷還太息,繼以涕滂沱。
何況十年來,無歲無干戈。黃塵迷道路,白骨
堂邑古壯縣,地濱白通河。我等遊燕冀,操舟河上過。
路逢兩父老,白髭鬢皤皤。自言令斯邑,前後知幾何。
豈弟如父母,張令良不多。往者不可作,來者誰同科。
吏治日蕪穢,民病日沉痾。語罷還太息,繼以涕滂沱。
何況十年來,無歲無幹戈。黃塵迷道路,白骨
唐代·蘇伯衡的簡介
元明間浙江金華人,字平仲,友龍子。博涉群籍,文詞蔚贍有法,以善古文聞名于時。元末貢于鄉(xiāng),洪武間入禮賢館,為國子學(xué)錄,遷學(xué)正,擢翰林編修。十年,宋濂薦以自代,以疾力辭。二十一年聘主會試,尋為處州教授。以表箋忤旨下獄死。二子救父并被刑,士論惜之。有《蘇平仲集》存世。
...〔
? 蘇伯衡的詩(46篇) 〕
宋代:
陳元晉
開濟(jì)平生學(xué),忠精一寸心,
時危添白發(fā),意遠(yuǎn)寄清吟。
開濟(jì)平生學(xué),忠精一寸心,
時危添白發(fā),意遠(yuǎn)寄清吟。
宋代:
李綱
鬢毛蕭颯寸馀冠,蒙犯風(fēng)霜卻歲寒。但使孤忠能感激,豈辭遠(yuǎn)謫備艱難。
蒼蒼云木留深景,渺渺深溪瀉暮湍。獨(dú)坐苦吟山寺冷,照人孤月正團(tuán)欒。
鬢毛蕭颯寸馀冠,蒙犯風(fēng)霜卻歲寒。但使孤忠能感激,豈辭遠(yuǎn)謫備艱難。
蒼蒼雲(yún)木留深景,渺渺深溪瀉暮湍。獨(dú)坐苦吟山寺冷,照人孤月正團(tuán)欒。
宋代:
陳師道
諱窮懷祿得辭勞,腰折頭低不復(fù)高。
夢幻更堪追鳥跡,去來何有校牛毛。
諱窮懷祿得辭勞,腰折頭低不複高。
夢幻更堪追鳥跡,去來何有校牛毛。
宋代:
王安石
泊船香爐峰,始與子相識。寄書邗江上,詒我峰下石。
緣以湘水竹,攜持與南北。永懷故人歡,不愿百金易。
泊船香爐峰,始與子相識。寄書邗江上,詒我峰下石。
緣以湘水竹,攜持與南北。永懷故人歡,不願百金易。
近代:
章士釗
昨宵失睡仍朝起。愁人向乏銷愁計(jì)。涼日上珠蘭。秋風(fēng)一味寒。
添衣窗下坐。冷燕檐前過。燕語似將離。丁寧春社時。
昨宵失睡仍朝起。愁人向乏銷愁計(jì)。涼日上珠蘭。秋風(fēng)一味寒。
添衣窗下坐。冷燕檐前過。燕語似將離。丁甯春社時。
明代:
何鞏道
未得理歸棹,還棲江上樓。鐘疏遙隔水,寒淺尚疑秋。
月色從今滿,江聲自古流。夜烏啼不住,知是宿城頭。
未得理歸棹,還棲江上樓。鐘疏遙隔水,寒淺尚疑秋。
月色從今滿,江聲自古流。夜烏啼不住,知是宿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