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謫居古藤病起禁雞豬不食與兒子攻苦食淡久之頗覺安健呂居仁書來傳道家胎息之術因作食粥詩示孟博并寄德應侍郎》拼音版
宋代:李光
謫居古藤病起禁雞豬不食與兒子攻苦食淡久之頗覺安健呂居仁書來傳道家胎息之術因作食粥詩示孟博并寄德應侍郎-李光
晨起一甌粥,香粳粲如玉。稀稠要得所,進火寧過熟。
空腸得軟暖,和氣自滲漉。過午一甌粥,瓶罍有馀粟。
淡薄資姜鹽,腥穢謝魚肉。嶺南氣候惡,永日值三伏。
外強幾中乾,那受外物觸。兩餐莫過飽,二粥可接續(xù)。
故人尺書至,教我禦瘴毒。燕坐朝黃庭,妙理端可矚。
神車御氣馬,晝夜更往復。久久當自佳,根深柯葉綠。
寄語陳太丘,人生真易足。醉飽厭腥膻,忽認海南叔。
唐代·李光的簡介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發(fā),一作字泰定,號轉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東南)人。南宋名臣、文學家、詞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陽王李琎之后?;兆诔鐚幬迥辏?106年)進士,調知開化縣,移知常熟縣。累官至參知政事,因與秦檜不合,出知紹興府,改提舉洞霄宮。紹興十一年(1141年),貶藤州安置,后更貶至昌化軍。秦檜死,內遷郴州。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復左朝奉大夫。紹興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贈資政殿學士,賜謚莊簡。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莊簡集》等。
...〔
? 李光的詩(33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