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聲子·晚天蕭索》鑒賞

原文

晚天蕭索,斷篷蹤跡,乘興蘭棹東游。三吳風(fēng)景,姑蘇臺榭,牢落暮靄初收。夫差舊國,香徑?jīng)]、徒有荒丘。繁華處,悄無睹,惟聞麋鹿呦呦。

想當(dāng)年、空運(yùn)籌決戰(zhàn),圖王取霸無休。江山如畫,云濤煙浪,翻輸范蠡扁舟。驗前經(jīng)舊史,嗟漫哉、當(dāng)日風(fēng)流。斜陽暮草茫茫,盡成萬古遺愁。

賞析

  上片寫景,敘述三吳美好的自然風(fēng)光,引發(fā)出懷古傷今之思?!巴硖焓捤?,斷蓬蹤跡,乘興蘭棹東游。”薄暮的天空散發(fā)著蕭索的涼意,我像無根之飛蓬浪跡天涯,乘興駕舟東游。開篇點出了東游的時間背景。“三吳風(fēng)景,姑蘇臺榭,牢落暮靄初收。”因西南有姑蘇山,有姑蘇臺建于其上而得名。三吳的風(fēng)景,姑蘇的亭臺,全都籠罩在沉沉的暮色中?!胺虿钆f國,香徑?jīng)]、徒有荒丘。繁華處,悄無睹,惟聞麋鹿呦呦?!碑?dāng)年的御階宮道已被亂石衰草所埋沒,昔日的繁華景象早已灰飛煙滅,只剩下一片麋鹿哀鳴的荒涼山丘?!镑缏惯线稀?,據(jù)《史記·淮南王傳》載:“王坐東宮,召伍被與謀曰:‘將軍上。’被帳然曰:‘上寬赦大王,王復(fù)安得此亡國之語乎!’臣聞子胥諫吳王,吳王不用,乃曰:‘臣今見麇鹿游姑蘇之臺也’。今臣亦見宮中生荊棘,露沾衣也?!焙笕艘憎缏褂喂锰K臺比喻亡國。此處開啟下片,引發(fā)了柳永詞鑒賞詞人的懷古之思。

  下片追憶春秋吳越爭霸的舊事,抒發(fā)了深沉的歷史興亡慨嘆。“想當(dāng)年,空運(yùn)籌決戰(zhàn),圖王取霸無休。”據(jù)《史記》載:“二年,吳王悉精兵,以伐越,敗之夫椒,報姑蘇也?!毕氘?dāng)年,吳越爭霸,堂堂夫差空有運(yùn)籌之志,卻不知審時度勢,圖王爭霸無止無休,最終招致了亡國之災(zāi)。越敗姑蘇之后,對吳稱臣。吳王剛愎自用,不聽伍子胥勸諫放虎歸山,將越王勾踐君臣放歸越國,給自己埋下了亡國的禍根。之后又頻頻興師北伐,與齊、晉等北方諸侯強(qiáng)國爭霸,勞民傷財。越王趁機(jī)勵精圖治,積蓄力量,志在報復(fù),最終在越國強(qiáng)大軍事力量的反攻下,倉惶敗潰,落得身死亡國的下場。“空”字,意味深遠(yuǎn),飽含了對吳國興亡的深深感嘆。“江山如畫,云濤煙浪,翻輸范蠡舟。驗前經(jīng)舊史,嗟漫載、當(dāng)日風(fēng)流。”意謂吳王好大喜功,“圖王取霸無休”,反將大好河山拱手輸給了泛舟五湖的范蠡,可嘆啊,前朝舊史中不知有多少灰飛煙滅的風(fēng)流人物。“斜陽暮草茫茫,盡成萬古遺愁。"斜日里衰草連天,歷史的長河中涌動著不盡的千古遺愁。

  這是一首即興而作的詠史詩,意境深沉,格調(diào)蒼涼,謀篇布局洋洋灑灑,頗有大家風(fēng)范。歷史帶走的是一身塵埃,在這不盡的長河中,人的綿薄之力猶如蒼海一粟,顯得那樣微不足道?!敖饺绠?,云濤煙浪”,滾滾而去的歷史長河給后人留下的只有無窮無盡的慨嘆。

柳永簡介

唐代·柳永的簡介

柳永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jìn)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fēng)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chuàng)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dāng)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fā)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