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中作》鑒賞
原文
蒼莽寒空遠色愁,嗚嗚戍角上高樓。
吳姬怨思吹雙管,燕客悲歌別五侯。
千里關(guān)山邊草暮,一星烽火朔云秋。
夜來霜重西風起,隴水無聲凍不流。
賞析
此詩寫征戍之苦。三四句置于全篇中,似是寫“燕客”回憶身在江南與親友相別的悲情場面,當提出來單看。除此二句之外,其余六句均極力渲染邊塞景物,沒有絲毫主觀情緒摻入其中,純是以景煽情。作者只是客觀的把邊塞景物呈現(xiàn)出來,至于苦不苦、如何苦等問題,則完全留給讀者自己遐想體味。作者無意把讀者的思維拘束在文字的范圍之內(nèi),因此形成一種意蘊綿長的效果??此撇谎郧橹焕L景,而情卻蘊在景中,這是溫庭筠一貫的手法。
全詩描繪了一幅日暮邊關(guān)闊大蒼茫的景象,從中寄寓著詩人客游邊地的愁懷。這種邊愁是如此的沉重,不能出世為官,亦不能在邊塞建功立業(yè)。在詩人眼前,是國勢衰微軍隊戰(zhàn)斗力下降的悲涼壓抑的邊塞情景,邊塞早已失去了昔日盛唐的榮光,而自己滿腹才學(xué)卻不能受重用而輾轉(zhuǎn)流離,因此觸景傷情?!爸厮薄拔黠L”“隴水凍不流”,詩人的內(nèi)心充滿了凄苦與悲涼。
全詩語言清新爽利,對回中道一帶邊塞景色的描寫,頗能顯現(xiàn)西北邊境的蒼莽遼闊與悲壯蒼涼的情致。明清之際思想家王夫之對溫庭筠詩頗多貶抑,但對這首詩卻頗為贊賞。
溫庭筠簡介
唐代·溫庭筠的簡介
![溫庭筠](/d/file/p/eea9a50d2fd6ad1f6a3bd94b6e49818f.jpg)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quán)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nèi)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shù)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fā)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