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鳳凰相對盤金縷》鑒賞

原文

鳳凰相對盤金縷,牡丹一夜經(jīng)微雨。明鏡照新妝,鬢輕雙臉長。

畫樓相望久,欄外垂絲柳。音信不歸來,社前雙燕回。

賞析

  《菩薩蠻·鳳凰相對盤金縷》是溫庭筠《菩薩蠻》十四首之中的一首,仍然是由一個個富有美感的意象綴聯(lián)成篇的,如“風(fēng)凰”、“金縷”、“牡丹”、“微雨”、“明鏡”、“畫樓”、“絲柳”、“雙燕”等等。詞之上片,寫美的頭飾、美的妝容,并非詞之精粹部分,其實是為下片張本;而下片,全由新妝美人若有所待的“望”字而來,“相望久”,既表現(xiàn)了她的痛苦、無奈,更表現(xiàn)了她對美好愛情的渴盼與執(zhí)著上片,運用寄意于象的藝術(shù)手法,寫女子曉妝,寄托女子情思,隱約婉轉(zhuǎn),暗示她的期待。

  “鳳凰相對盤金縷,牡丹一夜經(jīng)微雨?!睂懨琅^上的“鳳凰”首飾,并以“相對”二字,突出雙鳥比翼之象,借以烘托女主人公對愛情的憧憬、對情人的企盼;“牡丹”一句,形容佳人妝成,像雨后牡丹一樣美麗,將思婦華麗的服飾,嬌媚的情態(tài)展現(xiàn)出來;再寫鏡中所見,“雙臉長”一語,表現(xiàn)人之憔悴,將其離愁、相思之苦暗透出來。“明鏡照新妝,鬢輕雙臉長?!睂懪邮釆y完畢,對鏡審視一“明”一“新”,都給人以煥然一新之感,表露出女主人公珍愛自己并有所待。然而,鏡中的形象卻是鬢發(fā)削薄,雙頰削瘦,臉形都顯得長了。下片,女子的孤獨,惆悵、失望的情緒散布在字里行間。

  “畫樓相望久?!迸幽?、長久地等待心上人,但心上人遲遲不歸。期盼之情,難對人言,句中用一“望”字,突出女主人公的深情盼望、望眼欲穿。此一“望”字,乃全篇詞眼,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欄外”以下三句,都是“望”中所見、所思。“欄外垂絲柳,音信不歸來,社前雙燕回?!睂懪影V望已久,不見人歸。低垂的柳絲、雙飛的春燕,無一不在惹起、象征春天女子的春怨,而“音信不歸來”的插入句,又與“社前雙燕回”形成對比——去年秋天飛走的燕子已經(jīng)雙雙歸巢,可她癡心等待的心上人卻久盼不歸,甚至已得不到關(guān)于“他”的一點音信,這對于“相望久”的女子,足見其冷酷與殘忍。

  此詞景以情牽,情隨境變,直吐怨情,貼合溫詞造語精工、密麗濃艷的風(fēng)格。通過景象對比,反襯思婦孤獨之狀、愁苦之情、心外之聲,格外深婉。

溫庭筠簡介

唐代·溫庭筠的簡介

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quán)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jìn)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nèi)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shù)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fā)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