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漢語字典撲字的解釋
撲

拼音 注音ㄆㄨ
部首扌部 總筆畫15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統(tǒng)一碼64B2
筆順一丨一丨丨丶ノ一丶ノ一一一ノ丶
名稱橫、豎鉤、提、豎、豎、點(diǎn)、撇、橫、點(diǎn)、撇、橫、橫、橫、撇、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pū(ㄆㄨ)

⒈ ?見“撲”。

異體字

  • ?
  • ?
  • ?

English

pound, beat, strike; attack


※ 撲的意思、基本解釋,撲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撲【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2畫

《唐韻》蒲角切《集韻》《韻會》《正韻》弼角切,?音雹。《說文》挨也?!稄V韻》相撲也。

《增韻》踣也?!俄n愈·納涼聮句》朽杌懼傾撲?;蜃?img src="/d/file/spz/22dcf.png" alt="?" class="wh16" />。

《集韻》匹角切,音璞。與?同。擊也。

《唐韻》《集韻》《韻會》普木切《正韻》普卜切,?與攴同。小擊也?!稌けP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嚮邇,其猶可撲滅。

杖也。與撲同?!盾鲪偵觇b》桎梏鞭撲,以加小人。

《荀子·臣道篇》若馭撲馬?!对]》未調(diào)習(xí)之馬。

《集韻》博木切,音卜。拭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撲【卷十二】【手部】

挨也。從手菐聲。蒲角切

說文解字注

(撲)挨也。撲與撲?、義皆別。今人溷之。廣韻一屋云。拂箸。今義也。從手。?聲。蒲角切。廣韻普木切。一部。

  • 撲的詞語
  • 撲的成語